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記者 歐陽敏娜 謝天涯 編輯 俞丹)中國美術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國立高等藝術學府,是學習美術的同學們心之向往的藝術殿堂。7月3日,視覺藝術營——中國美術學院站開營啦!來自各個學校愛好美術的27名小營員,背上行囊,走進中國美院,開啟他們的藝術之旅。
用眼觀察用心體會
中國美院象山校區作為中國最美的校園之一,每一磚每一瓦每一處建筑都散發著藝術的氣息。穿越山水、建筑的漫游環路,建筑中的寬大走廊,樸素的磚墻、石墻、夯土墻、水泥抹灰本色墻,隨自然而變,生趣盎然,吸引著小營員們的眼球。“大家看過跑男嗎?這幢建筑就是當時他們錄制的地方。當你感覺自己往樓上走時,實際上你是在往樓下走,樓道設計得錯綜復雜,十分有趣。”老師帶著大家一邊參觀一邊介紹。小營員們手中握著手機,這邊拍拍,那邊拍拍,把美景一一定格。
下午,小營員們來到美術大師的個人工作室,一睹大師作品的風采。在這里,抽象的、具象的,繪畫、陶瓷,各種藝術品擺放在桌上,掛在墻上,攤在地上。大家仿佛進入了藝術的“秘密花園”,去尋覓“花”的芬芳。“我覺得這幅畫特別漂亮,很喜歡。”一名小營員指著墻上一副色彩濃烈的抽象畫說道。有的小營員則不喜歡。大師笑道:“藝術就是這樣,和作者產生共鳴后就會沒來由地喜歡上某個作品。這個需要心靈上的溝通。”
傳承國粹經典享受繪畫樂趣
水墨丹青,用單純的黑白色,通過深淺描繪山水花鳥人物。我國古代文人就是通過丹青來表現自己的所見所聞。許多小營員曾學過國畫,有一定的國畫基礎。這不,正值炎炎夏日,大家都畫了美麗的夏日荷花。荷葉用墨汁淡淡暈開,荷花用毛筆仔細勾勒出花瓣。別看小營員們年齡小,畫得可是有模有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有的小營員還為自己的畫作題字。
學過國畫,再來了解動漫人物是如何畫出來的。課堂上,老師詳細講解了動漫人物的繪畫技巧。“首先畫一張臉,需要注意臉部的顴骨、臉頰等位置的凹凸情況,然后再進行五官的繪制,先把臉部平分,這條平分線就是眼睛所在的位置了……”小營員們一個個聽得十分認真。不一會兒,老師就畫出了一張英俊的臉,大家好羨慕呀!
輪到小營員們畫啦!大家先用鉛筆在紙上打好底稿,再用彩色鉛筆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解語花》《京劇姑娘》《我的爸爸》……小營員們都畫出了自己最愛的漫畫人物。細致的工筆可以看出小營員們扎實的基本功。
五天的夏令營時光飛逝而過,從剛見面時的拘束到分別時的不舍,大家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這藝術殿堂里,小營員們接受了專業老師的親自指導,享受著藝術的熏陶。結營之日,專業老師對他們進行了一一點評,祝愿他們在藝術之路上不忘初心,孜孜不倦鉆研,成為明日的藝術家。
體驗傳統技藝練就“匠人之手”
扎染,是我國民間傳統的一項獨特的染色工藝。染料是用板藍根等植物,經熬煮提取其中的色素。織物通過不同的結扎方法,在染色時使織物結扎的部分不能著色,從而產生不同的花紋圖案。那么傳統的扎染作品是如何制作的?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小營員們每個人領取了兩塊手帕和幾罐不同顏色的染料。“將手帕對折,用皮筋扎緊一角,這樣出來的圖案是方形的。大家也可以將彈珠包在布里,用皮筋或麻繩扎緊,染色后就會出現圓形圖案。大家可以試一試,看看用不同的方法分別能染出什么圖案。”大家仔細聽著老師的講解,戴上手套,迫不及待地想親自嘗試一番。這里噴上藏青色,中間噴上玫紅色,那邊噴上檸檬黃……各種顏色的碰撞,在小營員們的巧手中,染成了各種不同的圖案,創造出了一幅幅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在手工藝活態展示館里,展示著富陽竹紙、西湖綢傘、張小泉鍛剪、皮雕、蛋雕等手工技藝,民間藝人們現場演示制作整個過程。小營員們在這里體驗的是3D折紙。在折紙體驗區展示著許多成品,長頸鹿、米老鼠、小綿羊等可愛的小動物早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小營員們拿在手里左看看右看看,喜歡得不得了。
“今天我們要做一種小動物——青蛙。”老師一邊說一邊拿出樣品給小營員們看。大大的眼睛,鼓鼓的肚皮,真是太可愛了。在老師的指導下,一只只可愛的小青蛙從大家的手里躍然而出。
浙窯公園作為國美陶藝系的基地,該系的學生們在這里放飛自己的創意。小營員們跟隨著老師,走進展廳。“哇,這么多的瓷器!”小營員們驚嘆道。這里的桌上、地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瓷器,形狀、大小、顏色都不相同。
參觀后,小營員們就要自己動手制作啦!大家興奮地穿上工作服,認真聽完老師的講解,就開始制作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創意,方形、圓形、心型、六邊形等各種形狀,有的刻上了名字,有的貼上了小花,有的裝上了把手,不禁讓人期待燒制出窯后的成品。
小營員們除了學做瓷器,還用陶泥制作了可愛的小動物。陶泥雖然看著和瓷泥很像,但手感完全不同。瓷泥比較軟,不易成型,在疊泥條的時候很容易坍塌,成型后需要燒制;陶泥比較硬,要用力摔打,加水揉捏成想要的圖形,曬干上色后就成為小裝飾品。老師給大家帶來的陶土作品是貓頭鷹和大嘴獸。貓頭鷹大大的眼睛,一對小翅膀,一身濃密的羽毛;大嘴獸張開大嘴巴,露出兩顆大門牙,雙手伸進嘴里。真是太有趣了!
小營員們張開想象的翅膀,有的為大嘴獸扎了紅領巾,有的給大嘴獸做了披風,有的給大嘴獸加了條尾巴,有的給貓頭鷹做了帽子,有的給貓頭鷹畫了“眼妝”,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