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2020年,縣應急管理局按照縣委縣政府和省、市應急管理部門的決策部署,貫穿“應急防控能力提升”一條主線,聚焦“提本質、遏較大、減總量、保安全”的目標,改革創新、銳意進取、扎實工作、破解難題,不斷完善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體系,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奮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平陽加快打造溫州大都市區副中心提供堅強的應急管理保障。
工作目標
一 、守牢安全底線 安全水平不斷鞏固提升
1.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力爭全年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下降20%以上。
2.培訓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崗位人員3700人以上。
3.縣鄉兩級掛牌整治重大事故隱患100處以上。
二 、加強數字應急建設 應急能力穩步提升
1.全面建成并廣泛運用城市風險地圖。
2.全縣配備164個衛星電話。
3.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不小于800平方米。
4.建設規范化避災安置場所20個。
5.自然災害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全縣GDP的比例控制在1%以內。
三、強化政治建設 隊伍素質顯著提升
1.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2.全縣應急管理系統符合條件的工作人員執法證持證率90%以上。
3.應急管理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明顯增強。
主要工作舉措
一 、堅持“不統籌、無應急”導向 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
1.理順安委會、防指、森防指、減災委等工作機制。
2.進一步修訂完善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和安全生產行政問責制度。
3.探索推進計分式一票否決制。
4.推進應急管理工作與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深度融合。
5.扎實做好“十四五”應急管理規劃編制。
二 、突出重點 著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1.加大安全生產日?己硕讲楹脱膊榘l現問題的督辦力度,實現安全生產閉環管理。
2.針對節假日、復產復工、重要時間節點等特殊時段規律特點,及時制訂落實安全生產風險防范措施。
3.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適時組織專項整治行動。
4.重點突出小微企業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綜合整治。
三、齊抓并進 全面抓好防災減災工作
1.加快補齊全縣防臺搶險救災工作短板。
2.推動《平陽縣防汛防臺搶險救災能力提升50條措施》落實到位。
3.推進應急廣播平臺體系建設,力爭到2020年底實現農村行政村和災害重點區域戶外終端全覆蓋。
四、有序備戰 提高應急救援實戰能力
1.科學有序推進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2.合理配備應急物資裝備,建立救災物資信息庫,實現應急物資共用共享。
3.探索建立救災物資儲備使用管理聯動機制。
4.加強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大力引導社會化應急救援力量發展。
5.積極組織開展應急救援演練和技能競賽活動。
6.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社會應急聯動演練,提升應急指揮能力和突發事件應對處置水平。
7.加強應急管理專家管理,充分發揮專家在應急救援中的專業作用。
五、嚴格依法行政 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執法
1.完善行政權力清單庫,嚴把安全準入關,嚴格規范公正執法。
2.抓好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非煤礦山、“三場所三企業”的安全監管。
3.進一步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提質增效工作。
4.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監管機制。
5.推進“互聯網+執法”,配備在線執法記錄儀。
6.推行差異化執法,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
7.嚴格執行聯合懲戒制度,加大執法檢查頻次,深化打非治違“亮劍行動”。
六 深化改革抓亮點 創新應急管理方式方法
1.全力推進“智慧應急一張圖”建設。
2.著力構建自然災害風險防控和應急救援平臺、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和應急救援平臺建設。
3.在省、市數字化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深入抓好安全生產誠信管理、;髽I管理和小微園區安全自治模式的數字化轉型。
4.開發“安全生產數字資源庫”。
5.規范安全生產責任險,實現安責險在八大高危行業的基本全覆蓋。
6.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7.自主開發、推廣“學習強安”云平臺學習運用。
8.利用“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線員工“應知應會”安全知識培訓。
七 加強黨的建設 錘煉應急鐵軍隊伍
1.探索推進基層應急管理機構規范化建設。
2.開展全縣應急管理系統全員大培訓、大練兵活動。
3.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
4.抓好市級黨建文化示范點創建。
5.完善工作機制和考核監督辦法。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