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wǎng)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編者按: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小康源自奮斗、小康點亮生活。今起,本網(wǎng)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欄目,圍繞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通過一個個小康故事、一幅幅生活場景,展現(xiàn)平陽人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敬請關注。
本網(wǎng)記者 張鵬敏/文 程崇標/攝像 編輯 宋淑瑩
群眾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nèi)涵,全民健身則是實現(xiàn)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近年來,我縣不斷完善體育設施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為群眾提供優(yōu)質(zhì)高效的公共體育服務。如今,全民健身已經(jīng)成為平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閑元素。
空間大設備多 村民連說“好”
夏天的蕭江鎮(zhèn)張家山村,散發(fā)著運動的熱情。在村口的多功能運動場,隨處可見健身人群。老年人在健身器械前扭腰伸腿,青年人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還有不少三五成群的小孩在廣場上嬉戲玩耍,盡情享受著運動帶來的快樂。
空間大、設備多,是多名受訪者的一致回答。“小孩子在家沒事可以過來玩一下,相對于其他地方,這邊車流量不大,會安全些。”村民黃女士說。另一名村民黃步坤說,他以前得騎車到其他地方打球,會比較麻煩,自從村里有了籃球場,就可以隨時來,十分方便。
這兩天,村里的老人活動中心又新裝了許多健身器械,雖然有些設備叫不出名字,但村民的鍛煉積極性很高,走過路過都要進來練練。“好”字是村民鄭增樹對這些設備的唯一回答。而在村民李希望看來,該場所干凈整潔,健身器械也多,比起去健身房,各方面都方便許多。
“今年,張家山村還被列入了省小康體育村升級工程,村民的體育參與度和普及率也越來越高。”該村黨支部書記鄭志堅說,這兩年,村里在高速橋下建設了3000多平方米的運動場所,還設有籃球場、羽毛球場和廣場舞場地,室內(nèi)的鍛煉設備都免費開放,以達到全民健身的效果。
家門口就能健身游泳 省時省力又鍛煉身體
這個夏天,位于蕭江鎮(zhèn)勝利路55號的拆裝式泳池正式投用。在泳池內(nèi),記者看到,三五成群的孩子們正在水中嬉戲,也有一些成年游泳愛好者在揮臂暢游、鍛煉身體。市民鄭先生帶著孩子來學習游泳技巧,他說,以前游泳都要開車去離家較遠的隔壁縣(市),現(xiàn)在家門口就有泳池,省時又省力。
作為全民健身的運動場館,該游泳池每天分兩個時段向市民免費開放,分別為8時至11時、15時至20時,且配備了專業(yè)的救生員和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為市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游泳場所。“我們從6月開始試營業(yè)到現(xiàn)在,每天有300來人下水游泳,下午開放時間給市民全民健身,其他時間段,我們都是以培訓為主。”該拆裝式游泳池負責人馮中堅介紹。
自昆陽鎮(zhèn)城東新區(qū)的昆陽百姓健身房于5月投入試運行后,立馬成為市民們的網(wǎng)紅打卡點。這個被稱作2.0版的百姓健身房,擁有多種智能化健身器械,可以為市民提供更為全面的健身服務。
“平常在家鍛煉器械比較少,在這邊健身房鍛煉不僅人多氛圍好,器械也多一點。”市民林元超說。“自對外營業(yè)以來,這里的每天人流量平均在30~40人,有時候能達到60人左右。比如周五周六,人流量會比較多。”該百姓健身房管理員高鑫介紹,健身房開放時間每天不少于8小時。此外,一般的百姓健身房面積在200平方米至300平方米,這里的面積有500平方米,是我縣最大的百姓健身房。
“這里有幾大優(yōu)點,一是收費比較親民,二是設備比較先進。”除了開放時間長、面積大外,昆陽百姓健身房還很智能化。只要掃下健身器材上的二維碼,其顯示器就會自動播放器材使用教學視頻,供市民參考。運動結(jié)束之后,系統(tǒng)還可以將運動數(shù)據(jù)同步至手機,健身者通過手機微信便可查詢自己每天、每周、每月的各項運動數(shù)據(jù),繼而科學規(guī)劃健身方案,從而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打造“15分鐘健身圈” 豐富市民的業(yè)余生活
大力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實施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向市民開放,不僅使健身場地美起來、活起來、亮起來,也豐富了市民的業(yè)余生活,推動了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也成為實現(xiàn)全民健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支撐。
據(jù)了解,今年我縣新建了包括百姓健身房、拆裝式泳池、小康體育村、健身步道等33個健身場所,覆蓋面涉及全縣16個鄉(xiāng)鎮(zhèn)。縣文廣旅體局群眾體育科工作人員李首約介紹,目前我縣新增了14個百姓健身房,有4個百姓健身房屬于一類百姓健身房,10個農(nóng)村百姓健身房則分布在10個鄉(xiāng)鎮(zhèn)。
近年來,我縣打造“15分鐘健身圈”,對群眾體育活動場所及設施配套的規(guī)模、標準、數(shù)量作出明確規(guī)定。目前,全縣累計建成多功能運動場8個、百姓健身房19個,足球場11個、籃球場58個、泳池5個、健身登山步道9條。“基于這種群眾基礎之上,以及群眾所需求的,我們打造了15分鐘健身圈,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就能運動。”李首約介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wǎng)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