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編者按:書畫、篆刻作為一門藝術,每個人對它的理解都有所不同,而關于藝術的表達方式,也會因人、因題材而異。自今日起,本網開設“心得”欄目,供書畫愛好者們互為探討、相互促進。
鄭小同 圖/文 編輯 王秀華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肆虐華夏大地,全國各地白衣天使義無反顧地奔赴抗疫前線,中華民族憑借勠力同心、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舉全國之力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的趨勢。其時,各路媒體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萬眾一心”應列其中。
二月份,我刻了一方“萬衆弌心”印章。萬眾一心是個成語,意思是說千萬個人一條心,形容團結一致。
萬(萬)字,古時并非草字頭,而從“厹”(古同“蹂”)。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釋其為蟲(蟲)。因萬(萬)字屬象形字,故清人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蓋其蟲四足像獸。我聯想到《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描寫:武松在景陽岡醉臥大青石上時,“只聽得亂樹背后撲地一聲響,跳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蟲來”,那時人們稱老虎為大蟲。
唐代時出現簡體“萬”這個數字,意為十千作“萬”字,所以《廣韻》釋:“萬”與“萬”是有區別的,人們假借為十千數名,而十千無正字,遂久假不能歸,學者昧其本義矣。
其實早前先有“蠆(蠆)”字,是蛇、蝎類的毒蟲的古稱,“萬”是其篆字的簡寫字。再后來,“萬”專門用來表示數字“萬”后,“蠆”則用來表示本義,這樣就分化成了兩個字,漢字簡化后就是“蠆”和“萬”。
因印面四個字中“萬”和“衆”筆畫偏多,若安排在右邊,則左邊的“一”和“心”筆畫少,顯得左密右疏而不相稱。于是,我采用回文形式,“一”字則選用古文字“弌”,使其與“心”字相互協調。“一”和“弌”,我們搞篆刻的在檢字時經常會采用,但二者是有區別的。這兩個字在表數這個含義上是一致的,可以通用。如:“一人”可寫作“弌人”,但“一定、一些、一齊”就不能寫作“弌定、弌些、弌齊”。
印面鐫畢,刻上邊款,把“萬眾一心”的出處點出:語出《后漢書·朱擕傳》,“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
風雪過后,春暖花開!疫情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考驗著我們的國家,更考驗著我們每一個人。同舟共濟,萬眾一心,中華民族自古到今,從來都沒有被災難擊垮過!抗擊疫情的最后勝利一定屬于英勇的中國人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