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 (記者 吳子漩/文 王敏潔 程崇標/攝像 編輯 陳聰) 近日,在鰲江鎮厚垟村,85歲的陳春浩在離家不到5分鐘路程的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用餐。他說:“孩子不在身邊,以前買菜做飯都是自己一個人,特別不方便,現在在這里又便宜又方便。以前菜沒吃完就放在冰箱,第二天就不太新鮮,現在每天都吃上新鮮溫熱的飯菜,很滿足。”據了解,該中心為該村26名老人提供中晚兩餐服務,每人每餐只需支付2元,就能享受二葷一素一湯的套餐。
記者從縣民政局了解到,該局通過改造提升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老年食堂、新建中心廚房、建設社區(村)助餐服務點、社會餐飲機構送餐上門、依托敬老院、養老服務機構配送餐、發展鄰里助餐點等模式,為老人們提供助餐服務。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170多個老人助餐、配送餐服務點。
“按照縣里的補助政策,各鄉鎮和村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于適當補助,我們也鼓勵社會慈善參與養老服務。”縣民政局副局長池建新介紹,為給老人提供助餐、配送餐專項服務,去年,縣民政局下達助餐補助資金138萬元,全縣10個鄉鎮47個村1500多名老人享受到助餐補助,年助餐數達到450375餐。
厚垟村村民薛冰冰被第三方機構“媽咪家”聘為配餐員,對她來說,不僅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更開心的是收獲了老人們的認同。“其實服務老人是很開心的一件事。特別是老人們說菜清淡少油,很好吃。聽到這話我很有成就感。”薛冰冰說。
此外,我縣在探索構建多元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上積極開展“銀齡互助”服務項目。在全縣確定首批50個村(居)開展試點工作,引導和鼓勵老年人參加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通過激勵機制,創建和諧農村互助式養老模式。在萬全鎮榆垟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幾輛停在門口的配送餐車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些都是我們給附近80歲以上獨居老人送餐的車,一共是172名老人,每天兩餐,正常一餐價格在十幾元,補助后兩餐也只需5元。”該中心負責人林巖生告訴記者,現在每天都是村里60歲的老人給80歲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務,力所能及參與互幫互助服務,老人們都很滿意。
在讓老人們吃得好的同時,還得讓他們老有所醫。近年來,我縣推動47家養老機構、260家居家養老照料中心與當地鄉鎮衛生院簽訂醫療服務協議,開展健康醫療服務。并以萬全鎮養老服務中心為試點,創新開展醫養結合信息化工作。
“每天多量幾次,飯后血糖也會有所升高,要定期復查……”記者近日來到萬全鎮養老服務中心,看到大屏幕里的醫生正在對77歲的王文梅開展遠程問診服務。據該中心負責人何小潔介紹,該中心與萬全鎮衛生院合作后,一旦老人身體不適,就第一時間通過醫養結合信息化平臺連線醫生。老人們也很開心,有什么小毛病也不用讓子女帶去醫院。“住在這里很舒服,環境特別好,他們照顧得也很好,很開心。平常可以看看電視、唱唱歌,這里就像一個大家庭,很溫暖。”王文梅說,以前生病要去醫院看病,現在有需求就可以直接和醫生連線,真是太方便了。
除了讓老人吃得好、老有所醫外,還要讓他們有老有所樂。“打得好,倒了7個。”“打了3個,再一次,再一次。”……在昆陽鎮上林垟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老人們正在開展保齡球活動。今年81歲的林才老人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他經常來這里和大家玩游戲、下棋、拉琴、唱歌,這些活動帶給他很多樂趣。“我們每周都會安排不同的活動,供村里65歲以上的老人活動。”群英社工發展中心的一名社工告訴記者。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