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記者 張煒 編輯 鄭振國)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垃圾分類是關鍵小事,更是民生大事。記者從縣綜合行政執法局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我縣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面達96.29%、無害化處理率達100%,資源化利用率達100%。2020年共創成垃圾分類樣板鎮3個、樣板社區8個,高標準示范小區20個,“定時定點”投放和清運商業街1條、住宅小區4個。
如今,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垃圾分類都成了一件“時尚事”,正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家住昆陽鎮城東新區的張女士以前扔垃圾都是混雜起來一扔了事,現在她學會了分類,在家里把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等,分類扔到小區內相應的桶里。張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小區里經常開展各式各樣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并在樓道和公共區域張貼、懸掛了制作精美的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廣告,同時還在垃圾投放點配備了桶邊督導員教我們怎么正確分類,鄰居們都在學分類,我也不能落后!
“推行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是前提,不能讓市民在垃圾投放上遇到尷尬。”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說,我縣嚴格按照《溫州市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評價標準(試行)》《溫州市垃圾房建設標準》等文件精神,全面推進垃圾集中投放點建設,確保群眾投放垃圾的便利性,提高垃圾分類的準確度。
為避免混裝混運問題發生,我縣通過抓前端收集、中端運輸、終端處置三個環節,建立完善收運網絡,按照“四類垃圾、四種車輛、四條線路”的要求,科學規劃收運體系,配齊、配足分類運輸車,壓緊壓實收運主體責任,及時記錄垃圾的來源、種類、數量、去向,做到可溯源、可倒查,嚴格實行“不分類、不收運,誰收運、誰負責”。
與此同時,我縣在垃圾分類的終端處理環節再發力,建成投用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餐廚資源再生利用中心、大件垃圾集散點等一批終端處理基礎設施項目,提升改造垃圾中轉站3座,新增分類運輸車17輛,進一步提升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水平。
“怎樣讓垃圾分類這一‘麻煩事’變成‘分內事’,群眾的理解和認同十分關鍵。”該負責人介紹,在建好基礎設施的同時,我縣嚴格落實監督引導機制,合理設置集中投放點并明確投放時間段,引導群眾定時定點準確投放垃圾。建立垃圾分類監督勸導員隊伍,開展桶邊督導,提高分類準確度。
不僅如此,我縣還通過著重抓源頭減量,抓好生產、流通、消費、辦公等環節的垃圾減量化工作,推動企業開展技術變革,減少不必要的垃圾產生,加強對超市、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快遞等重點場所和行業的監督檢查,嚴格控制和減少塑料袋等消耗性包裝用品的銷售和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我縣還通過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八進”活動,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渠道,倡導綠色辦公、綠色消費,引導全縣群眾形成適度消費的生活理念,建立監督導向制度,打造垃圾混裝混運監督舉報平臺,讓垃圾分類工作成為可監督、可感受的工作,從根本上打消群眾心里“我們辛辛苦苦做分類、后面隨隨便運輸處理”的疑慮。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