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 (記者 戈詩瑤 編輯 朱晗) 1月10日下午,平陽縣傳媒中心小記者團走進縣木偶戲保護傳承中心,近距離接觸了解木偶和木偶戲的“前世今生”,全方位感受木偶非遺文化的魅力。
據了解,平陽木偶戲源于漢代,被譽為“戲曲之祖”。早在南宋時隨宋室南移,藝人紛紛南下,隨后即傳入平陽。其于2008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戲擴展項目)名錄,是我國的藝術瑰寶,也是平陽文藝的金名片,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
當天下午,40余名小記者來到平陽木偶戲保護傳承中心,在青年木偶劇演員周海霞姐姐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木偶制作場地、木偶服裝制作室、木偶化妝間以及成品陳列室。親密接觸了木偶從“雛形”到最后成品的制作過程,領略了木偶制作的木工、彩繪、油漆、戲服裁剪、縫紉、刺繡、布景制作等制作技藝。
在木偶陳列室里,色彩艷麗的“王母娘娘”、面目威嚴的“法!薄⑽┟钗┬さ摹皩O悟空”,引得小記者們哇哇連贊。周海霞姐姐結合各類木偶,向小記者們介紹木偶文化及木偶戲的發展歷史,讓小記者們更深入地了解木偶的世界。
“木偶全是手工描繪,您覺得累嗎?”“每個人都扮演幾個角色呢?”“木偶戲的演員要經過多久的訓練才能上臺演出呢?”......參觀結束后,小記者們紛紛向周海霞姐姐提出問題。通過采訪,小記者們深刻體會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正是表演老師們艱苦的訓練,才有了現在精彩的成績!霸瓉砟九疾⒉皇俏覀兿胂笾械哪敲春唵危茇S富、很有趣!毙∮浾邆儏⒂^后感嘆道。
平陽木偶劇團紀行
平陽縣傳媒中心小記者團會員 小記者 伍煜碩
周日的午后,天氣寒冷。雖然有陽光照在身上,感覺還是冷颼颼的,但阻擋不了我去參加小記者活動的興奮勁。今天我們要去的是平陽木偶非物質文化遺傳中心。
木偶劇團我曾經去過兩次,不過都是前來欣賞木偶演出的,生動美妙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一直留在我的腦海中。近距離走近這個神秘的地方,就像去看望一位老朋友般親切。
在工作人員帶領下,我們首先走進舞美道具室,顧名思義,這里就是木偶的誕生地。進入房間,如同進入了另一方“魔幻”的世界。抬頭,映入眼簾的是掛在墻上已成型的木塊。木塊呈圓形,光溜溜的,還泛著亮白的光澤,原來這是木偶的頭部,還能隱約看出木偶的五官造型。
就是這一個個小小的圓木塊,引發了我對木偶濃厚的興趣。腦袋里不禁浮現出舞臺上木偶逼真可愛的畫面。下一個房間就是為木偶制作“衣服”的工作室。房間里到處都是花花綠綠的布料,看似一件小小的衣服,但從木偶的形體大小到劇本角色的需要,不同的服飾都藏著制作人員無數的汗水和心血。一件掛在門上的紅色上衣,顯得特別引人注目。一針一線整整齊齊的排列在一起,花紋巧妙的緊緊團簇著,給衣服增添了幾分華麗的氣息。
木偶們在化妝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們依次畫上眉毛,涂上口紅,戴上頭飾等工序。這樣,一個活靈活現,惟妙惟肖的“木偶人”就出爐了。
木偶戲是中國戲劇之祖。在陳列館里,我們知道了最為珍貴的是明清時代的提線木偶。所謂的提線木偶,就是我們平時看到演員們在幕后用線牽引著木偶表演動作,一根線可以掌控很多動作,磕頭、下跪、轉身等等都能模仿著人們在生活中的動作。時間的流逝,并不能使木偶們失去自己獨特的魅力,每一個形象的人物塑造,都帶著傳奇的色彩。木偶最早被稱為傀儡戲,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木偶戲神是田都元帥,他從小熱愛木偶,以木偶戲逗笑了太子。從此,他就聲名遠揚了。他的一生與木偶形影不離,為木偶戲發展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走進木偶世界,如果再欣賞一場木偶戲,那就更完美啦!
我的木偶戲非遺研學記
平陽縣傳媒中心小記者團會員小記者 楊意 指導老師:錢素形
“木偶不木,十分有趣!”——這是我今天參加木偶戲非遺研學活動最直接的感受。
木偶戲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它有中國“戲劇之祖”之稱,從最早用于“驅鬼”的“傀儡戲”,慢慢過渡演變到歌舞表演觀賞,這是一個民間藝術發展與風情習俗相結合的傳統文藝,它很有底蘊,很有魅力,也很有生命力!千百年能傳承至今的,就是經典。
木偶的制作工藝非常高超精湛!我們今天參觀了平陽木偶戲保護傳承中心的舞美道具制作室、服裝制作室、化妝室以及陳列室,近距離觀賞到從原生的木頭、泡沫到一個栩栩如生木偶形象誕生的過程。木偶絕大部分的制作都需要匠人老師們手工完成,粗曠原木的雕刻、生動神情的賦予、精致妝容的打造、絕美戲服的設計……每一個步驟我們都看得津津有味、贊嘆不已,我覺得每一位制作木偶的匠人,都身懷絕技!
木偶戲的表演非常獨特精彩!雖然我們今天很遺憾,沒能親眼觀賞到木偶劇的演出,但是通過工作人員的解說演繹,以及陳列展覽館的實物展示,我還是能體會到,木偶劇的表演絕對是一門高深技藝,一個木偶通過十幾根甚至幾十根的線提拉牽引,就能行走、跳躍甚至飛翔,可以蹲,可以坐,可以做各種動作,人類的十根手指很神奇地賦予木偶生命力,栩栩如生,精彩紛呈!
木偶戲的傳承與創新非常有意義!經過千百年歷史沉淀的木偶戲文化,有著深厚的底蘊,它有著獨特的不可代替性,現代木偶戲的表演更加豐富多彩,除了各種戲劇、話劇、歌舞劇,還有兒童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很多年輕人也投身到發展木偶戲文化中,新鮮血液的注入帶來更多與時俱進的創新與融合,不忘經典,傳承經典,超越經典!
這次木偶非遺研學活動時間很短,我還有點意猶未盡,我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步入劇院完整地觀賞一整出木偶劇,也許以后,我和木偶戲能產生一段有意義的不解之緣也說不定哦!
采訪木偶制造
平陽縣傳媒中心小記者團會員 小記者 陳欽浩
大家肯定聽說過的鼎鼎大名的木偶劇吧,那些個木偶個個美輪美奐,巧奪天工,精妙絕倫,栩栩如生,真像一個有生命的活人?蛇@么美的木偶是怎么制造出來的呢?我作為傳媒中心的小記者走訪了木偶制造中心。講解員小蝦姐姐為我們講解了木偶的“出生”環節,首先要用泡沫做身體,由雕刻師仔細地用刻刀刻出木偶的頭,手,腳。把它們安裝到身體上。然后要制作衣服,雖說織布機能織出衣服,但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衣服,像那些雕花刺繡都得一針一線,手工縫上去。聽到這里,我不禁問:“你們這么辛苦覺得累不累呢”?小蝦姐姐回答:“雖說制作木偶費體力,也費腦力,但也是快樂的,這是一種你們體會不到的快樂,等你們成為下一代木偶人,你們也就會知道了!
我被感動了。就是這一代“木偶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傳承,木偶劇團才在國內外獲得這么多的獎項,成為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研學木偶
平陽縣傳媒中心小記者團會員 小記者 林抒卉
上周日,我去參加了“小記者活動”——參觀木偶劇團。這天,天氣晴朗,到了木偶劇團,就看到老師在指揮著我們排隊,等全部人到齊,老師說:“今天給你們講解木偶的是青年木偶劇演員‘小蝦’姐姐,接下來就由‘小蝦’姐姐來帶領你們參觀吧!”我們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了漂亮可愛的小蝦姐姐。小蝦姐姐先帶領我們參觀了木偶制作工作室,這是木偶出身的地方。我的眼睛被吸引住了,里面擺滿了木偶,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男的很帥氣,女的很漂亮。小蝦姐姐問:“你們知道木偶想要出眾,哪個部位最重要?”我們回答:“是頭!毙∥r姐姐夸我們聰明,說我們一猜就準。然后又帶我們參觀了木偶化妝工作室,在這里小蝦姐姐向我們介紹了如何給木偶化妝,如何讓木偶變成一個有靈魂有個性的木偶,我們聽得津津有味。最后我們參觀了木偶的更衣室。更衣室里擺放著木偶的服裝和頭飾,這些服裝和頭飾太漂亮了。更讓我驚訝的是,小蝦姐姐告訴我們這些服裝和頭飾都是老師們親手制作的,我不禁感嘆老師們的手藝真是巧奪天工!
這一天真是收獲滿滿的一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