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倪雪均 編輯 黃佩佩
2020年,作為平陽經濟開發區的核心區和浙南產業集聚區平陽分區的重點區——濱海新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工業強縣、服務業興縣”的發展戰略,以平臺建設為中心,加快完善基礎配套、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效,有力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2020年,濱海新區總體經濟發展呈現快速上升態勢,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54億元,較上年度增長25.84%,實現工業總產值60.56億元、規上工業產值35.56億元,較上年度分別增長71.56%、28.01%;結構性指標方面,實現數字經濟產業產值7.72億元,高新技術產值21.13億元,戰新產業產值17.66億元,較上年度分別增長39.77%、34.3%、37.3%。
以疫情防控為底線,穩步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面對艱巨繁重的轉型發展任務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2020年,縣濱海新區在大戰大考中踐初心、擔使命。
為抓好企業防疫工作,確保企業安心生產,濱海新區迅速成立工作小組,并根據園區疫情防控實際,督促企業一手抓復工生產,一手抓疫情防控,共幫助園區企業職工完成核酸檢測7000余例,協調解決額溫槍240余把、防護口罩7萬余只,為企業順利度過疫情提供了切實有力的支撐。
疫情期間,濱海新區及時落實企業優惠政策,幫助企業申請自行返平員工補貼、企業包車補助、“以工招工”補貼、隔離費用補助等政策補助共計約50余萬元,切實減輕級了企業負擔。此外,園區還采用了網格化管理模式,落實小微園基層單元管控,指導萬洋小微園開展小微園內網格化管理,每個網格參照一個廠區模式進行管理,提升小微園常態化疫情防控效果;引進智能熱感測溫儀,增設“人員軌跡識別追蹤系統”,提升小微園疫情防控智慧化水平。
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全力推動產業平臺成長壯大
推動產業平臺成長壯大是加快區域發展的重大機遇。2020年,平陽濱海持續引領開發區全區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企業增勢良好。
在2019年度省級開發區綜合考評工作中,平陽經濟開發區在全省59家開發區中排名第32位,連續4年實現位次上升;在“3+12”重大產業平臺建設工作中,平陽經濟開發區12項指標中4項指標位列全市第一,10項指標位列前三,年度考績總名次位列全市二類平臺第二。
積極推動產業平臺能級提升。牽頭謀劃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建設等工作。專門組建工作專班,積極對接縣發改和規劃研究院等相關部門,并于2020年4月底完成籌備工作方案編制;省級高新技術園區已列入創建名單;平陽動力小鎮創建通過省特色小鎮創建工作考核組的評審,成功列入省級特色小鎮第六批創建對象名單;成功創建省級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和美麗園區建設,并列入全省試點單位。
以“三強兩促”活動為契機,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
2020年,縣濱海新區吹響“三強兩促”集結號,狠抓“五大沖刺”,突出復工復產、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全面小康、要素保障,為全年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做好“招大引強”。全市歷史上首個投資超百億的單體制造業項目-正威長三角電子信息產業中心項目成功落戶濱海;省重大產業項目-投資15.5億元的浙江亞之星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新增年產35萬套汽車電控智能懸架項目”加快推進,并在2020年第三次全市“六比”中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平陽海晟環保資源再生有限公司“平陽6.5萬噸每年綜合危廢資源化處置項目”獲批省重大產業項目并實施建設;10余個投資億元以上的高新、戰新項目全面開工。
創新“云招商”等項目招引手段。完成了平陽縣經濟開發區“招商地圖”修編工作,并在2020年3月19日溫州市“云”招商新媒體推介會活動上向全社會進行推介。
有序推進歷史圍填海處置,為招商引資做好要素保障。2020年全年共完成工業用地(用海)出讓1855畝,其中,百億產業項目用地1008畝(正威國際)、工業用海850畝,另外還有114畝用海正在開展出讓前期工作,為新區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間要素支撐。
以“三服務”活動為載體,全力打造政府服務高地
針對疫情期間招工難問題,濱海新區與中國移動搭建移動“招聘通”平臺,將就業招聘“線下活動”轉為“線上服務”,同時組織企業赴省外現場招聘。
聯合云創中心,定期為企業推出具有針對性的免費培訓課程,如模具開發設計、自動化技術、降本增效培訓等;組織企業參加工業消費券實操直播活動以及長三角開發區投資促進論壇,給企業提供更大的展示平臺。
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幫助企業快速辦理審批手續。截至2020年11月底,共幫助園區企業出具聯系單36份,完成立項備案14家。
以“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為抓手,全力提升新區產業能級
在產業能級領域,縣濱海新區捷報頻傳。
大力加強“小升規”培育。根據2019年企業產值申報情況,篩選“小升規”培育企業42家,2020年,共24家企業完成“小升規”,圓滿完成當年培育任務。
強勢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深入開展“低效用地”整治行動,排查出低效用地20畝,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完成“建而未投”用地整治145畝,超額完成年度工作任務;開展“小微園高質量發展專項整治”專項行動,完成357家企業合同簽訂;開展出租排查走訪行動,督促出租企業備案,當年新增閑置廠房完成出租備案51362平方米。
堅持科技創新引領,著力提升企業科技實力。2020年,共有5家企業通過市級研發中心認定;共有19家企業提交發明專利產業化申報資料,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積極聯系中介機構,免費為園區企業提供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申報服務,共35家企業申報成功;新增高新技術企業9家;邀請溫職院走訪園區15家智能化改造項目企業,為企業智能化改造提供指導服務。
2021年
描繪發展新藍圖
2021年,縣濱海新區將以“十四五”規劃為引領,以打造“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為目標,以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特色小鎮創建為抓手,深入實施“畝均論英雄”改革,大力推進“小升規”、戰新、高新、專精特新企業培育,鼓勵指導企業在場外、新三板、主板上市,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加快打造平陽新的經濟增長極。
全力攻堅產業平臺能級提升
重點針對畝產畝稅低、環境影響大、不符合未來產業發展導向的企業,督促幫助企業做好內部管理和轉型升級工作,促使有限的空間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益;千方百計招引更多高質量產業項目,緊盯在庫的重大產業項目,做好項目對接和簽約落地工作,為平臺能級提升提供高質量項目支撐;積極對接推進“萬畝千億”謀化創建工作,以平陽經濟開發區“一區六園”平臺和“3+12”重大產業平臺建設為抓手,將相關任務分解落實到每個責任部門和鄉鎮,為創建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全力攻堅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緊盯正威國際項目、亞之星募投項目、萬洋運營總部等重大招商項目,同時加快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緊盯亞之星、海晟、森盟二期、萬科二期以及9個1億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進度,成立服務專班,為項目建設提供貼身服務,推動項目盡快建設、投產和達效。
全力攻堅城市環境再上臺階
全面排查園區內重點路段、重點項目沿線以及監控盲區,加強日常巡查、垃圾清運、秩序維護等管理工作力度,打造新區良好形象;加強現有綠化的日常養護和景觀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園區整體綠化養護工程,推動園區環境質量再上新臺階;加快推進跳頭觀景臺改造提升項目、平陽縣濱海發展中心項目、市政道路項目等工程建設,繼續完善提升新區基礎設施和功能性配套水平,提升新區城市品質。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