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記者 黃穎穎 編輯 黃佩佩)近年來,隨著平陽“昆鰲一體打造中心城市、兩帶一園鞏固扶貧成效”步伐的邁進,近22萬外來人口被吸引至平陽縣城和中心鎮,組成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新平陽人。
為管理服務好新居民,2020年,縣新居民服務中心深化新居民服務管理模式改革、加強品牌創建促進社會融合、強化宣傳教育,積極鼓勵并創造條件推進新居民履行本地居民義務,享受本地居民權利,實現管理與服務并重,讓新居民更快更好地融入平陽本地生活。
提高政治站位 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
2020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縣新居民服務中心嚴格貫徹落實上級安排部署,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制訂疫情防控方案,加強新居民信息分析研判。
2020年1月30起,平陽縣新居民服務中心領導班子帶隊,分批趕赴昆陽、鰲江、水頭、蕭江、萬全、海西等新居民服務管理所以及掛鉤聯系的懷溪鎮,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督查、指導,及時掌握各鄉鎮新居民服務管理所防控疫情信息,流動人口排查信息。據統計,該中心共排查新居民信息192535條,共享新居民基礎信息數據180012條,為各地疫情防控和決策部署提供數據支撐和信息保障。并積極動員200多名新居民志愿者做好醫護人員接送、點位值守等志愿服務180余場次;出臺“網上辦”“按需辦”“積分支持”等“三辦”舉措助力復工復產,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堅持完善創新 深化新居民服務管理模式改革
根據縣“三強兩促”工作部署,縣新居民服務中心牽頭創新新居民服務管理模式,新居民辦事便捷度明顯提升、公共服務覆蓋面更廣。
打造新居民服務“一件事”改革的“平陽樣板”,面向全市推廣。在全縣各鄉鎮(除南麂鎮外)及社區均增設新居民服務“一件事”專窗,將辦理事項納入“甌e辦”,實現“就近辦”“一網通辦”。完善新居民“一件事”系統,鏈接“新居民服務云”“安居碼”平臺,實現微信小程序網上辦、掌上辦。自2020年7月系統正式上線以來,共辦理居住登記、居住證、居住信息證明15580人,辦理《健康證明》 173人、就近入學登記2856人、積分入學登記13人、個體勞動者參保登記55人、基本醫療保險登記50人、職工人事檔案接收和轉出72份、社保卡業務62人,住房公積金16人,合計辦件量18877件。
搭建新居民服務云平臺。縣新居民服務中心聚焦新居民行政審批、公共服務、治安管理、矛盾調處等高頻事項,以新居民全員積分系統為主體,融合新居民服務“一件事”、安居碼、招聘通等服務平臺,打通了常住人口、流動人口、出租房、移動通訊等10余類數據壁壘和“浙里辦”“溫警在線”等業務系統,實現了“云辦理新居民一件事”“云上法律服務”“云招聘”“云租房”“云上積分”“云上消防管理”“云上統計工作量”七個功能。
拓展積分惠民服務。中心按照高積分高待遇原則,擴充部門管理正向內容,擴容公共服務舉措,將積分與就學、就住、金融、旅游等待遇相掛鉤,發揮積分政策惠民服務和社會導向作用。截至2020年底,共有40名新居民子女獲得進入指定公辦學校入讀的資格,其中公辦小學20名、公辦初中20名,積分授信44人,與縣住建局就積分享受公共租賃住房補貼達成初步意向。
加強品牌創建 有效促進新居民社會融合
“你好,最近生活上還好嗎?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出面解決的嗎?”2020年11月2日下午,鰲江鎮新居民服務管理所聯合平陽縣一家親公益團開展關愛新居民家庭走訪慰問活動。
2020年,縣新居民服務中心做優親情關愛志愿服務,全年共開展困難幫扶活動15場,關愛新二代活動7場。全縣1000多新居民志愿者開展平安巡邏、愛心送考、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180多場次,得到當地鄉鎮和主管部門一致好評。“一家親公益團”獲縣“優秀雷鋒獎”,團長李波濤獲評“中國好人”稱號;新老居民和諧促進會副會長李志永獲評“最美戰疫志愿者”,監事長劉培記獲得“平陽好人”稱號等。
深化再組織化建設。中心積極搭建平臺,整合社會資源,以黨建引領,完善縣新老居民和諧促進會工作機制。同時,支持各地新居民志愿服務隊創建,規范新居民人民調解委員會運作,吸納更多優秀新居民共同參與社會治理,促進新老居民的融合。
強化維權服務。該中心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引,切實加強與縣公安局、司法局、人社局、應急局等職能部門的業務合作,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發展格局。截至2020年底,全縣設有6個新居民人民調解委員會、鄉音調解室,10個新居民個人調解工作室,共有效化解涉及新居民的工傷事故等各類矛盾糾紛121起,涉及賠償金額1000余萬元。做好新居民“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維權銜接,全縣6個法律援助聯絡站共受理案件185件。規范新居民綜治維穩信息報送機制,共排查出9件涉新居民重大矛盾糾紛并及時介入穩控化解,全年沒有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有力助推了“平安平陽”建設。
強化宣傳教育 不斷提升新居民綜合素質
“出門要及時斷電關火,經常檢查老舊線路。”2020年11月10日下午,萬全鎮新居民服務管理所聯合萬全鎮綜治辦、應急管理中心在鄭樓社區振興西路開展“關注消防生命至上”為主題的消防安全宣傳活動,進一步加強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提升新居民消防安全意識。
2020年,縣新居民服務中心突出抓好新居民法治宣傳教育、典型樹立、隊伍培訓、公益推廣等工作,切實增強宣傳教育效果。全年共召開新聞發布會1次,縣級媒體錄用并發布新聞33條,中心“兩微一網站”發布信息488條;開展系列新居民普法進社區活動26場次;舉辦新居民專場文藝匯演1次、送文化下鄉2次,舉辦系列新居民學習分享會等活動;舉辦12期共863名新居民參加的家政服務等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提高新居民的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新居民整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展望2021
深化新居民綜合集成改革
拓展“互聯網+”線上服務,拓展服務內容,實現涉及新居民服務事項“全領域”覆蓋。迭代升級新居民服務云平臺,建立健全新居民大數據共享共聯機制,形成“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良好工作格局。
優化量化積分管理
調整完善量化積分細則,實現更加科學合理的公共資源配置,建立健全新居民子女就學、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公共租賃房保障、公共文化保障、金融支持等的工作機制,吸引更多更高素質的新居民來平陽就業創業。
加強新居民權益維護
開展普法進社區宣傳活動,提高新居民法制意識。完善新居民自治組織,做好新居民矛盾糾紛化解,重視對新居民群體性事件的掌控。建設少數民族新居民積分超市,打造服務微窗口;建設新居民退役軍人服務站,完善新居民社會救助機制,促進同城服務待遇。
開展關愛志愿服務
組織開展“快樂暑期”“金秋助學”“冬送溫暖”等關愛新居民活動,倡導新居民志愿者參與文明實踐活動、愛心送考、義務巡邏等服務活動,促進新老居民融合。
提升新居民綜合素質
發揮新居民文化驛站和新居民文藝演出隊的作用,開展適合新居民的各類活動,豐富新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舉辦新居民職業技能培訓,提升新居民務工人員的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
營造良好宣傳氛圍
拓寬宣傳渠道,多角度開展新居民政策法規、服務事項、服務品牌、先進典型的宣傳,提升新居民服務工作關注度,努力營造關心關愛新居民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