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金珍杰 編輯 宋淑瑩
工業一直是平陽經濟發展的“主心骨”。“十三五”期間,我縣“工業強縣”戰略成效顯著,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全市排名從第7位上升至第4位;入選“152”工程項目14個,省重大產業項目29個,數量全省第二、全市第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從6.8%提高到23.9%;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總量三年增長3.4倍;科技企業數量實現“雙倍增”,R&D經費投入連續五年增長20%以上。
新的一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新的發展階段,如何深入建設“工業強縣”,事關平陽經濟的發展前途。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十四五”期間,我縣將高質量建設更具競爭力的“千億工業強縣”,深入實施制造業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推動產業融合發展、集聚發展,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超1000億元。
“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我縣產業向高端邁進,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帶領我縣大跨步越過新舊動能轉換時期的強力引擎,是我縣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的必經之路。”民盟平陽縣基層委員會代表蔡旭健委員表示,高質量成功創建省高新區,將使平陽有更多新機遇去承載“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這將成為平陽“工業強縣”的一張“新名片”,為我縣當好“重要窗口”的建設者、展示者、維護者提供核心平臺支撐。
據了解,今年是我縣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溫州大都市區副中心的重要一年。我縣將通過深化“制造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全力推進優質企業梯隊培育,滾動實施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等三個方面予以落實。
在全縣謀劃更具競爭力的“千億工業強縣”的這張藍圖下,萬全鎮人大代表黃大旺對萬全鎮也有著他的期望。黃大旺認為,萬全鎮有著良好的工業發展基礎,依托“省高新技術園區、印包綜合體、特色小鎮、兩區兩片建設”,堅持以兩區(中心區、特色小鎮核心區)、兩片(鄭樓片、宋橋片)建設為重點,萬全正大步邁向“工業強鎮”。同時,該鎮要主動融入全縣“工業強縣”發展戰略,抓住溫州大都市區溢出效應和我縣建設環古盤山經濟帶的兩大發展機遇,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開局力爭實現全鎮規上工業總產值超200億元。
“我縣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應加強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加快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鏈群。”民進平陽縣基層委員會的金玲委員如是說。
金玲認為,當前我縣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就是要大力培育機械機電、塑編塑包、皮革皮件、時尚輕工、文化創意等“五大百億”產業集群,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持續實施“百企智能化改造”工程,提速企業智能化改造、推動企業上云用云、建強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培育新產業、發展新業態、推進新基建上,聚焦智能裝備、醫療康養、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快推進硬件設施建設,全力發展數字物流、數字貿易、數字金融等新業態新模式。
此外,要加強培育和引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市場主體,發揮正威國際集團等企業龍頭帶領作用,在本地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鏈;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大戰略上,我縣要搶抓機遇,以科技創新加快培育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而構建聯動內外的產品、品牌、渠道和服務體系,則要加快布局建設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搭建科技創新服務新平臺,為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提供可靠的硬件保障和軟件支撐。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