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周兆奕 編輯 黃佩佩
“現在只要在手機上操作一下,也不需要去村委會辦公樓找村干部簽字,就能直接報銷。”近日,南雁鎮雁前村報賬員在報銷一筆吳山房屋質量監督補貼支出時,感概地說,如今從“鄉村釘”上集中審賬,再通過農村集體“三資”系統結報,只需要10分鐘就能完成審批,“一次都不用跑”,真是太方便了。據了解,隨著數字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南雁鎮依托平陽農商銀行山門支行南雁分理處的系統服務,在全縣率先啟用浙江省農村集體經濟數字管理系統,全鎮16個村社全面上線使用。
據悉,農村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簡稱“三資”)管理一直是農村社會管理的焦點和難點,不僅涉及農民的切身利益,也關乎農村基層組織民主管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為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小微權力的監督,實現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三無”(無現金、無紙化、無跑動)“三全”(全留痕、全公開、全追溯)的目標,走出農村“三資”管理困境,縣農業農村局圍繞“精密智管”“強化監管”等工作重點,在去年前置全托監管新模式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工作新思路,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數字化平臺建設。
數字化系統管理,實現“三資”管理便捷快速
“以前村級財務報銷,要由村干部、監委會主任、經濟合作社社長聯審聯簽通過,再到村會計那里報銷,才能最終從銀行轉賬給報銷者。有時我們沒提前打電話,村干部剛好出差在外,報銷一張發票需要跑兩三次才能簽完。”南雁鎮“三資”管理負責人表示。
去年以來,縣農業農村局將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經濟合同納入數字化系統,建立共享體系,打破信息孤島,提高村級權力“能見度”和監管效率,促進農村集體“三資”高效、科學的管理,夯實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
“我們要求全縣430個村級經濟組織把村級的資產、資源等,統一錄入系統,并向群眾公布,避免村集體資產資源流失。”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借助數字化系統,能幫助理順“三資”管理的體制機制,管好、盤活、用足農村“三資”,有助于實現管理信息化、產權明晰化、監督多元化、運行陽光化、效益最大化,推進村集體經濟長足發展。在系統上,監管部門可以定期對納入平臺監管的數據進行篩查,“一鍵”分析農村“三資”收支情況、資金變動情況、資產利用情況,“一圖”直觀各村資產財務的運行質量、風險狀況、預警處置情況,通過大數據分析,“三資”管理問題一覽無余。同時,該系統還能通過資產資源管理大數據監管分析,起到預警提醒,如村里與外界的合同要快到期了、工程施工隊工資要發放了等事項。據了解,截至今年5月,全縣已有426個村社鋪開這項工作;截至5月14日已審批成功1240筆計2791.13萬元。
“線上+線下”聯動,實現“三資”管理公開透明
理清村級財務賬,才能有效盤活了大量閑置資產,發展村集體經濟。曾經,村級小額工程項目和集體資產資源處置是腐敗行為的高發地,一言堂、賣人情等行為時有發生。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浙江省農村集體經濟數字管理系統實現了在線上對“數據鏈”的全流程監管,有效解決了村級小額工程建設和集體資產承包租賃無序管理問題。
“我們采取智能化監督與民主化監管同步開展的方式,村級財務收支的原始憑證等原始資料,既通過圖片的方式供村民查詢,又按照村級財務公開的要求逐筆逐項進行公開,接受村民監督。村民可以通過二維碼掃描,用手機號登陸系統就能看到村里的財務情況。”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在線上做好規范管理的同時,縣農業農村局還積極開展線下監管,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意見(試行)》,明確了村級小額工程的發包和產權交易的程序,實現“資產閑置、公開交易、收益入庫”的閉環管理,落實工程建設回避制度。據了解,自從有了規范的監管,我縣關于村級“三資”的信訪案件基本沒有發生,基層也穩定了。
為進一步規范村級財務公開,縣農業農村局還積極探索推行村里“四個日”制度,即每月10日為民主理財日,15日為報賬日,20日為質詢日,25日為村務線下公開日),明確了財務公開的程序和相關事項,通過村務公開欄、微信公眾號和平臺二維碼方式公開,讓每個村民都有渠道查看村級財務。目前,我縣所有村都能做到在公開日前按流程在村務公開欄上紙質公開明細并拍照存檔,重大事項及時公開,讓村集體經濟狀況公開、透明。
落實專人專責,實現“三資”管理規范有序
要把“錢袋子”看好看緊,必須讓專業人員干專業的工作。在不改變村級“三資”權屬和監督主體責任的前提下,我縣將村級財務代理的會計業務與監督職能和審計業務分離,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委托金融部門代理。
“現在農村集體‘三資’數字化監管新模式仍延續‘專業事由專業人來做’的做法,采取‘委托記賬、授權管理’的形式,由金融部門代理村級財務。”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現在,我縣鄉鎮農村“三資”中心由原先代理會計和監管人員職責混淆轉為如今財務委托的新局面,記賬水平得到提高,票據的合規性、支出的合理性和資金使用安全性也逐步提高了。據了解,這種數字化監管新模式更有利于消除盲點。推行金融部門代理記賬后,未發生有關財務信訪案件,按月記賬公開率實現百分百,有效促進了公共服務市場化。
據了解,這是我縣提升三資管理隊伍穩定性和專業性的一個方面。為掌握農村“三資”管理時情,我縣還建立了例行管理培訓制度。聯合紀委、審計等部門,抽調鄉鎮農村“三資”監管人員組成檢查組,按季度開展農村“三資”管理交叉檢查,采取聽取匯報、實地查看、查閱檔案資料等辦法,以不少于10%的比例抽查村社的財務。
同時,每季度召開農村集體“三資”中心主任例會,就目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建議等做溝通交流;每半年度培訓制度,每半年度開展農村“三資”管理和農村財務核算等業務培訓分層分片進村對報賬員、村主職干部培訓;按季度抽調鄉鎮監管人員開展交叉檢查,檢查結果列入黨的主體責任日常考核,通報檢查發現的問題并下達整改意見和推廣先進典型。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