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黃穎穎 通訊員 陳良康 編輯 黃佩佩
16個村社組織300多名黨員干部每天巡視環境衛生,美麗辦組織不定期聯合督查,相關科室拉網式排查臟亂點,每周環境整治大提升工作排名通報,環境整治宣傳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宣傳……自“美麗南雁全域大提升”環境整治活動開展以來,南雁鎮加強黨建引領,發揮黨員示范作用,激發支部戰斗力量,全力推進全域環境整治提升工作。
黨員引領示范
參與全域環境大提升
“環境大提升的效果有目共睹,我們南雁的環境也越來越好了。”面對日新月異的環境變化,一位村民如是說。幾個月來,南雁全鎮上下連續奮戰,風雨無阻,不斷推進環境大提升工作,黨員干部帶頭表率,人民群眾積極響應。
自開展全域環境大提升行動以來,在南雁鎮黨委的領導下,全鎮16個村社均成立了全域環境大提升黨員志愿服務隊。從4月開始,各村社區黨員志愿服務隊不怕臟,不怕累,不懼天氣炎熱,從自家做起,做好榜樣。全鎮各村社700多名黨員,組織專項整治行動百余次,集中整治房前屋后以及道路沿線臟亂點。對鎮內主次干道、田間地頭、公園景區、公廁菜場等區域進行拉網式清理,徹底清除環境“死角”,整治效果耳目一新。
飄揚的黨旗吸引了周邊群眾的目光,村民紛紛加入環境大提升隊伍,形成了支部組織、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良好氛圍。村民從袖手旁觀,到積極配合,再到主動參與環境整治行動,使得南雁鎮環境大提升工作越做越順暢,效果越來越好。
“全域環境大提升工作是群眾運動,通過黨員干部身先士卒,帶動全鎮人民一起參與,才能真正實現環境意識的大提升,帶來人居環境的持續改善。”一名志愿隊老黨員有感而發。
日前,南雁全鎮共清理整治臟亂點647處,清運整治垃圾322噸,綠化美化提升1150多處。
開展“比學趕超”
規范村社黨群服務中心建設
雁峰村逐步提升水漈瀑布景觀,打造旅游新風景;雁山村通過修復溝渠、鋪設水管等措施,為部分農戶解決灌溉問題;笠湖村以建黨百年為主題,重新謀劃“甌江紅”黨群服務中心;南雁村完成春山黨員活動室改造提升……7月9日,在南雁鎮開展的第二季度互學互比“擂臺賽”上,各村社紛紛亮絕招,精彩紛呈。
涓涓溪流,勾勒詩畫南雁的輪廓;盈盈綠野,點亮美麗庭院的靈魂。綠水青山就是南雁發展的基石,各村社黨組織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黨員沖鋒,建立環境整治任務清單,細化推進措施。考評團對道路場所、房前屋后、河道等指標進行現場測評打分,在上午的初步督查結束后,由鎮領導代表組織考評團召開比學趕超匯報會,要求各成員秉持公正公平原則進行量化評分。
今年,南雁鎮以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抓好規范村社坐值班、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黨員積分考核管理等為重點的基層黨建工作,進一步完善“擂臺賽”長效機制,壓實主體責任,傳導壓力,凝聚共識,鼓舞士氣,強化擔當,推動全鎮進一步提升全域環境整治工作質量、擦亮南雁特色黨建品牌。
堅持“四化”建設
打造魅力鄉村新樣板
全域環境大提升工作需要在全面潔化的基礎上,進行綠化、美化、彩化。南雁鎮努力在將環境全面整治提升的同時,結合旅游中心鎮的定位,提高綠化工作水平,做到“四季常青,五彩繽紛”,讓綠色隨時擁有,美景隨處可見。
為改善生態,打造宜居環境,全面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南雁全鎮上下齊心協力,集中力量開展綠化提升與植樹造林工作。在原有綠化成果的基礎上,投入300多萬元,完成綠化品種40760余株,綠化面積達28000平方米,整體綠化效果顯著。圍繞“兩線兩河一路”展開綠化提升工作。打造兩條“紅色綠道網”,樹立沿線“美麗鄉村”綠化典型;借助河道治理,對順溪和疇溪南雁段兩岸沿線進行綠化,栽種大量觀賞花木;以水南及雁順公路兩側林帶新植、補植為重點,種植花木25760多株,鋪設草坪9畝多,綠化面積23112平方米。同時,組織鎮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及社會愛心人士參與義務植樹,完成義務植樹2000多株。
南雁鎮以尊重自然、環境優美、綠化美化為宗旨,堅持“規劃見綠、見縫插綠”的原則,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形成喬灌結合、高低搭配、層次分明、四季有景的綠化新格局。吳山公園、東門公園、橫溪公園、朱子文化園等,基于自然打造,保留原有樹木,清除雜草,鋪設草坪,建設輔助設施,成為各具特色的生態休閑場所,吸引眾多群眾和游客前來休閑鍛煉。堂基、笠湖、溪南等村在天然美的基礎上“略施粉黛”,清理垃圾死角,補足綠化空檔,增種多樣化的樹木花卉,形成了宜居宜業宜游的魅力鄉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