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 (記者 王余余 編輯 鄭振國) “昨天,村干部打電話告訴我,臨時救助款已匯到我卡里了。”日前,家住萬全鎮的劉翠紅告訴記者,這一筆19000多元的臨時救助金,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她說,父母的醫療費在享受醫療報銷和救助后的自費支出部分還能救助70%,且無須申請,“云端”的大數據會主動辦理。
這是我縣應用大數據,打通精準救助“最后一公里”,實現社會救助領域數字化“加速度”的一個縮影。
“通過‘碼上救’平臺,困難群眾不需要跑部門,也不需要通過其他渠道,就能收到救助款項。”縣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科長陳搏介紹,在以前困難群眾因病申請臨時救助,需打印醫療費用單、填表申請,再往多個部門來回跑,程序很繁瑣,辦理手續至少要一個月時間。現在通過大數據,民政部門就可獲取所有在冊救助對象的醫療費用信息,系統會自動產生困難對象應享受的臨時救助金額數據,工作人員直接將資金撥付給他們,整個過程不到半個月。
據了解,數字化改革的一大特征就是“一體化”,將分散在各部門的救助政策和項目集成納入大救助協同應用,讓困難群眾一目了然,并對接醫保、殘聯等10多個部門的數據信息,各部門各領域一體推進、綜合集成。“我們醫保系統和民政系統實時銜接,自動下載貧困人員的信息,與醫療報銷實時對接,困難群眾只需在醫院刷卡,就能和醫保報銷同時實行一站式結算。”縣醫保局待遇結算中心主任陳步沖說。
陳搏告訴記者,在去年“碼上救”平臺應用的基礎上,今年我縣列入全省“幸福碼”專屬服務應用試點,不僅可以發現有致貧風險的困難群眾,還可發現民政在冊救助對象可享受的其他救助政策。昆陽市民金先生就是其受惠者之一。他因患癌失去了生活保障,正在為生計發愁時,縣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通過后臺數據早早就掌握了他的情況,迅速啟動入戶調查,帶著申請表上門幫他申請低保救助,并通過匹配為他申請了醫保、人社等部門提供的10余項救助補貼。
目前,利用已打通的醫保等數據通道,縣民政部門能自動獲取年度醫療自負費用超過5萬元的家庭信息,通過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入戶調查,將其納入民政救助范圍后,智能研判困難對象可享受的各類救助政策,主動推送到各部門為其辦理。
據了解,目前,我縣已基本實現救助對象統一認定、經濟狀況統一核對、救助需求統一發布。2020年,我縣通過“碼上救”平臺,直接兌現救助政策48.3萬人次,共計19764.95萬元。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