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倪雪均 編輯 黃佩佩
數字技術革命方興未艾,已成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變量。
“互聯網警局”“智慧交管”“農村道路九個一工程”“智慧護學崗”“警網協同”“全科網辦中心”……今年以來,平陽縣公安局搶抓數字化改革機遇,重點推動現代警務模式在體制機制、組織架構、業務流程、手段工具等方面的系統性重塑,以數字化改革引領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先行。
上線平陽“互聯網警局”小程序
今年的中秋假期,市民陳先生從平陽縣前往溫州鹿城區探親。出發前,他打開微信小程序“平陽互聯網警局”中的“路況看e眼”,輕松了解了平陽高速口的道路及車流量情況,為出行增加了極大的便利。據統計,中秋三天假期,共計1.64萬人次通過“路況看e眼”了解全縣的道路交通情況。
記者從縣公安局9月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互聯網警局”是該局在數字化改革牽引下新上線的一款微信小程序,里面含有數字政務、數字警務、數字法務三大版塊,將公安政務服務從線下向線上拓展,從零散向集約轉變,從單軌向多跨變革。
據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數字政務版塊主要是方便群眾政務辦事,里面有“掌上辦”“教你辦”和“幫你辦”。依托溫州市公安局研發的“溫警在線”和平陽公安自主研發的“安居碼”這兩個場景,可實現戶籍、交通、治安、出入境業務及公安證明等與公安有關的200余個服務事項的線上咨詢辦理;圍繞新居民生產、生活的常見事、高頻事,按照新居民全周期“一件事”進行規劃,實現管理、服務相結合。
“網上辦事存在一定的操作門檻,不是所有群眾都能適應,我們特推出了‘教你辦’,在‘互聯網警局’設置視頻咨詢及辦理功能。針對行動不便、臥病在床等特殊群體,我們則推出了‘幫你辦’模塊,他們可在線預約,我們提供上門辦理。而且我們設立了老年人專線,提供溫州話、閩南話的雙語接聽服務。”從該局相關負責人的介紹中,可以感受到縣公安局在推出“互聯網警局”中對各年齡段人群的應用場景作了充分考量。
數字警務版塊內設有3個模塊。“網上110”為群眾提供了語音報警、位置上報等多種報警方式。“有獎舉報”為群眾提供了匿名或實名上報涉案、涉穩及綜合治理類信息的渠道,“相關舉報一經核實,我們將根據線索重要程度以微信紅包的形式予以獎勵。”該局科技信息化科相關負責人說,“平安出行”整合5個小場景,分別是“路況看e眼”、管制車輛通行證申請、違法處理預約、信號燈故障上報、投訴建議平臺。其中,“路況看e眼”將平陽縣部分高速路口、主干道等25個卡口監控點位加載到互聯網警局中,以百兆帶寬支持3000臺終端同時在線查。“為確保公民隱私,警方特地降低畫質,確保途經車輛的車牌號不被泄露。”
數字法務版塊設置了反詐發布臺、公益會客廳、心理工作坊、法務服務站及網上信訪等模塊,為群眾和平安類社會組織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服務應用場景。
升級平陽智慧“交管大腦”
“這里是平陽交警視頻喊話執法區,為了您的出行安全,請遵守交通規則。騎電動車要佩戴好頭盔,在停止線內停車……”近日,在昆陽鎮城區大街小巷的紅綠燈前,上下班的市民們都能清晰地聽到交警的喊話提醒。“我們結合路口視頻喊話執法設備,勸導違法的電動自行車駕駛員立刻改正違法行為,守法上路,大大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效率,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供了助力。”縣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自去年5月平陽智慧“交管大腦”正式上線運行以來,全縣實現接處警、道路實況、車流熱力圖、報警定位、卡口監控、警員位置及現場實時監控“一圖展示”;充分發揮智能調度、自動管控的功能,實現救援車輛“一鍵護航”;構建融合式智慧交管大數據,實現事故、報警、路況“一體處置”,交管工作從被動應付到主動作為、粗放運作到集約管理、人工模糊到精準用警轉變。
今年,平陽智慧“交管大腦”創新電動車交通違法行為智控系統、路況信息智能預警系統、交通重點人員信息采集管控系統、交通事故分析預警系統以及交通資產管理維護系統等5大系統,實現智慧交管綜合管控平臺應用1.0版到2.0版的迭代跨越,形成同頻共振、高頻協調指揮體系,實現交通流時空網絡管理階梯邁進。
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一個“五位一體”智慧交通指揮平臺, 1776套電子警察、道路監控、測速卡口、路面抓拍等外場設備,29個AR高位鷹眼監控,并配置314臺4G執法記錄儀;建有177套聯網可控電警信號機,其中包括47個信號燈配時智適應裝置,自主創新設計可遠程發布信息的小型電子誘導屏252處。
啟用全省首個全科型“網辦中心”
走進平陽縣公安局“網辦中心”,記者看到,這里集合了公安戶籍、出入境、車管、治安等7個涉及群眾辦事部門的骨干民警,全縣公安窗口的辦事和群眾的網上申請都會即時流轉到這里進行統一審核審批,然后分類由前端窗口出件或直接由網辦中心快遞給辦事群眾。
9月7日上午,家住青街鄉的池老伯收到了補辦的嶄新戶口本。據了解,青街鄉警務助理在走訪中得知,75歲的池老伯戶口簿遺失,子女又常年在外謀生,便帶著他來到青街鄉警務室,通過遠程視頻系統,與縣公安局“網辦中心”戶籍工作人員進行視頻連線,“面對面”與其辦理了戶口本補辦業務。隔天,池老伯就收到了“網辦中心”郵寄過來的嶄新戶口本。
今年4月,縣公安局針對群眾網辦體驗感不佳、接受度不高、服務觸達不足的三大難題,建成啟用了“網辦中心”,全領域打破政務辦事傳統流程,推進跨警種業務網上網下協同辦理,并打造了以網辦中心為樞紐,依托遠程視頻,政務服務2.0、智能警局為輔助,將“1+X”型窗口網點向警務站、警務室、村社服務中心等單元全域輻射,變辦事窗口“單點式”為“網狀式覆蓋”,辦事就近就便,讓“網辦”成為群眾辦事常態。
除此之外,這里還是網上直播間,主要依托《平安平陽》抖音號,定期開展涉及群眾辦事的直播活動,對最新的熱點政策進行解讀,與群眾開展線上互動,滿足群眾的辦事需求。
推進農村道路“九個一”工程
在鬧村鄉鬧南線垟橋西路、鬧南線與鬧蒲線等5個點位的農村道路上,減速帶、停車標志、停車標線、警示柱等設施一應俱全,這不僅提升了當地交通通行能力,而且切實降低了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近年來,隨著縣域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面鋪開,農村道路口的交通安全設施損壞、缺失和落后等突出問題已成為制約美麗鄉村發展、影響品質新農村打造的痛點,縣公安局通過對全縣百個道路口實施農村道路口規范化整治“九個一”工程,于9月底全面建設完畢。
截至目前,全縣130個農村路道路共計漆畫“慢”字和“停”字標線104個,放置“看左看右”標牌104塊,安裝減速扛65條、警示標志104塊、高桿燈25盞、警示柱248根、爆閃燈192個、太陽能道釘516個、凸面鏡56塊;18個路口設置配時信號燈,72個路口加裝非機動車違法抓拍設施;18個事故高發路口安裝視頻喊話執法系統,累計查獲電動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8.4萬起,農村道路亡人事故同比下降66.67%。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