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記者 黃穎穎 編輯 林蟬)以史為鑒,開創未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重要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
連日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在鰲江鎮各村(社區)干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奮進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緊扣實際抓好落實,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讓鰲江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再攀新高度。
厚垟村:走好“趕考路”,開創新局面
“黨帶領全國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鼓舞人心,我堅信在全會精神指引下,我們的富民產業一定會越來越興旺,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幸福。”厚垟村黨支部書記陳朋楷感嘆到。
曾經的厚垟村,村里開辦電鍍作坊,村民無序養殖畜禽,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排放,毫無半點江南水鄉的氣息,村民們也怨聲載道。為了讓碧水重新潤澤一方,厚垟村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大力整治水環境,因地制宜打造鄉村旅游,成為聞名的網紅打卡村。
依托美麗庭院和水鄉特色,厚垟村吸引了蜜沉香木博物館、葉子餐廳、魚頭王餐廳、薄荷餐廳等企業進駐,發展鄉村文旅產業,增加村集體收入,促進鄉村振興、共同富裕。今年以來,厚垟村已接待游客超過3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300萬元。
浙江省首批農村引領型社區、浙江省美麗宜居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溫州市樣板村、溫州市五美鄉村示范村、溫州市墨香村社……近年來,厚垟村榮譽滿滿。看著滿墻的獎牌,陳朋楷說:“跟黨走,聽黨話,依靠廣大黨員的力量,厚垟村才能取得現如今的成績。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為我們今后的道路指明了方向,我將帶領全村黨員群眾,持續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六中全會精神,大力發展鄉村產業,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趕考之路,不斷開創厚垟村發展新局面。”
水深社區:甘為“孺子牛”,真心為人民
在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后,鰲江鎮水深社區把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不斷創新服務理念,組織社區的黨員、社會組織、居民齊心協力,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模式,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區居民林小麗因身患重病無法工作,離異后生活困難,今年又不慎摔倒致橈骨頭骨折,后經切開復位手術才得以恢復,但多次的診療手術費用讓她的經濟情況更加窘迫。水深社區黨支部書記孫麗靜獲悉此事后,深入了解她的生活狀況和身體恢復情況,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帶領“水深大嫂”給她送去了慰問金,鼓勵她要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點滴關懷雖然不能解決她的根本問題,但是代表著社區的一份真情、一份關心。
“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們黨員干部,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就是要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孫麗靜說,處于學習全會精神熱潮中的水深社區,在慰問低保困難婦女的同時,還開展了志愿活動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動車站疫情防控輪值工作、慰問遭受火災的困難家庭、防詐騙平安建設宣傳等系列活動。
下一步,水深社區將繼續把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相結合,努力打造真心為民型的基層隊伍,用“孺子牛”精神在新時代譜寫新篇章。
曙東社區:做“紅姑”管家,行向上向善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和主動權,圍繞學懂弄通新思想、鼓舞士氣聚人心、塑造‘鰲江·曙東紅姑’好形象的目標任務……”曙東社區的會議室,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王美芬堅定的聲音回蕩在每一位社區干部的耳邊。
近日,王美芬結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從思想教育、陣地建設、黨風政風、黨建服務四個方面宣講主題教育課程,在小小的會議室掀起一輪又一輪理論學習熱潮。結合六中全會精神和社區實際,如何開展黨建服務活動?如何打響“紅姑管家”創新向善治理新模式?圍繞服務群眾幸福生活的各種“小目標”,大家共謀發展大計,“策劃會”接棒“學習會”,促進政治理論學習往實里走、往深處走。
“黨總支要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黨組織的引領力、黨群的親密度和黨建的美譽度都得到進一步提升和增強。”王美芬說。
在曙東,有著該社區獨特的“紅姑”隊伍,他們是向上向善力量的傳承和傳播者,是曙東社區打造老舊小區黨建層級管理的創新載體。據了解,“紅姑”管家陣容強大,不僅有社區兩委干部、小區黨支部書記、黨員和熱心住戶任小區擔任居民代表、樓幢長,還匯聚了小區周邊聯盟單位等各方力量,吸納電信、郵政所、醫院、中小學幼兒園、新敖物業等十多個企事業單位黨員為社區黨建骨干。
針對老舊小區居民老齡化、設施老舊化、服務邊緣化等歷史遺留問題,“紅姑”管家大刀闊斧地整改,成功解決家門口的“微心愿”18件。“紅姑”管家還聘請小區的熱心住戶為管家助理,促使小區群眾從不關心小區建設的局外人轉為小區建設的主人翁。
山外村:答民生“考卷”,讓百姓打分
青石和古木欄桿組成的長廊蜿蜒曲折,綠樹巖石錯落有致……駕車從104國道拐入鰲江鎮山外村,到了橋頭拐個彎,便可看見橋邊休閑公園的好景致。
“以前橋頭這里是個急彎,每次開車經過這里都得小心翼翼,擔心發生交通事故。”山外村黨支部書記王懷照回憶說,村兩委意識到村口交通安全隱患、路口無村名標志、周邊環境臟亂差等問題,不僅影響本村村民的生活環境,更影響山外村的整體形象。于是,山外村村兩委立下決心,建設特色村口和休閑橋頭。村里黨員帶頭發動村里鄉賢能人進行籌勞籌資,以貸款形式一次性出資70多萬元。同時,征用中心路橋邊兩畝多的土地建成了休閑公園,改善了橋頭的道路急彎問題,并在村口建成了藝術牌坊和村名標志,進一步改善了村居的環境。
說起村里村外的變化,村民王向勇直接指著高鐵方向說:“高鐵下面那塊地本來都是垃圾和雜草,你現在去看看,那一排的籃球場、足球場,大家現在都愛過去溜達溜達,可熱鬧了。”據了解,根據山外村的鐵路高架橋下體育文化公園工程發展規劃,該村計劃在溫福鐵路31號墩高架下到西塘河邊建成四個球場及休閑地,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該計劃成功入選了“鰲將會”創新發展與共同富裕十佳金點子。
近日,在工作之余,王懷照還帶領村兩委通過手機、電視、報紙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會議精神。他告訴記者:“我們得發揮‘干在基層、沖在一線’的精神,把群眾提出的民生小事當做我們的‘考卷’,積極‘答題’,努力提高‘答題’正確率,讓群眾給分。”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