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wǎng)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wǎng)訊(記者 林子婧 編輯 宋淑瑩)伴隨著一張張的春聯(lián),一句句的祝福,虎年已來到了我們身邊。因為疫情,今年的春節(jié)雖然沒那么“熱鬧”,但是年味從不曾少。那么,這個年,多數(shù)市民是怎么過的呢?
宅家“充電”收獲多多
這個春節(jié),除了為奮戰(zhàn)一線的醫(yī)護人員加油打氣外,市民們能做到的就是安心宅家不出“門”,過一個“不添亂”的年。
春節(jié)長假吃吃喝喝又在所難免,為了不出現(xiàn)“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的情況,居家健身著實火了一把。“我半個多月前開始玩健身,今天發(fā)現(xiàn)體重減了4斤多。”市民李小姐在春節(jié)前購買了一臺體感游戲機,在家里通過體感游戲機健身,堅持跳了半個多月,過年吃下去的大魚大肉不但沒有讓她增重,反而成功瘦身了。
“春節(jié)期間,家附近的健身房都關門了,為了達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我在抖音、B站、Keep等平臺關注了很多健身博主,他們一般會給一些健身動作做示范并詳細講解。如果試學得好,我準備買一套練瑜伽的系統(tǒng)課程。”想要健身減肥的徐女士告訴記者。
此外,宅家看書、看紀錄片等“充電”方式,也是不少市民的首選。
這個春節(jié),家住昆陽鎮(zhèn)的李先生一家取消了去北方旅游的安排,一家老小六口人從年前就安心宅在家里,每天看書、畫畫、彈琴,陪著孩子玩游戲,過一個不同于往年但意義特別的春節(jié)。
現(xiàn)在幾乎每家每戶都安裝了電視,但在李先生的家里,卻是不一樣的情景,家里電視墻的位置被一整面墻的書柜所取代。春節(jié)里,家里少了電視的嘈雜聲,多了翻閱書籍的沙沙聲,老人和小孩都坐在沙發(fā)、椅子上靜靜閱讀,同時也排解了不能外出游玩的郁悶情緒。
“雖然因為疫情,少了出門玩耍的機會,但是在家里,我們發(fā)現(xiàn),沒有依賴電視、手機也可以過得很充實。比如看書看累了,我們會在陽臺上跳操、玩桌游、做游戲等等,不會浪費每一天的時間。”在李先生看來,春節(jié)宅家不無聊,反而收獲多多。
同樣的,家住海西鎮(zhèn)的林女士就給孩子下載了10來部紀錄片。這個春節(jié),一家人陪著孩子暢游知識的海洋。“剛開始,是我們逼著孩子看,沒過兩天,變成他自己主動問‘媽媽,今天什么時候看紀錄片’,這種宅家方式不僅開闊了眼界,而且孩子對動物世界和宇宙有了極大的探索欲望,說要長大后從事相關工作。”林女士笑著說。
豐盛的年夜飯家家戶戶都精彩
一桌豐盛的年夜飯,是除夕之夜溫暖人心、家人團聚的一個美好體現(xiàn)。記者了解到,自給自足的家庭年夜飯、預制菜禮盒、酒店餐館預訂等方式,成為市民今年年夜飯的三大主流吃法。
不論哪種吃法,平陽人過年餐桌上的海鮮都是必不可少的。“春節(jié)的味道不止一種,每個家庭的年夜飯都有獨特的味道,家鄉(xiāng)味才是人間至味。”臘月二十九一早,市民毛先生早早在市場選購了食材,打算在家精心制作一頓美味溫馨的年夜飯,他說:“家人一起籌備年夜飯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享受幸福的過程。我買了牛肉、大蝦、生蠔、螃蟹、鮑魚等食材,一家人聚在一起享美食、看春晚、行大運、話家常。”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與往年有所不同,部分市民為圖快捷輕松,預制菜成了今年年夜飯消費的亮點之一,尤其受年輕消費者青睞。市民王小姐今年邀請了朋友回家過年,年夜飯的重擔就落在她的肩上,“每年過節(jié),家里總是要有幾道撐得住場面的‘硬菜’,但有些菜做起來非常復雜,而半成品的預制菜,只需要簡單加工就可以端上餐桌,解決了我的煩惱。”王小姐介紹,預制菜方便、衛(wèi)生、安全,價錢也比較實惠,每道菜加熱5至10分鐘就可以食用,既可以短時間內烹飪出一桌豐富的年夜飯,又能保證菜品的味道。
另一邊,今年依舊有不少市民選擇在酒店或餐館吃年夜飯,不用花費太多的心思去提前構思年夜飯的樣式,也省去了收拾飯桌刷碗的時間,留下更多的時間與家人聚會聊天。雖然受疫情影響,多數(shù)酒店在除夕當天并沒有營業(yè),但是不少市民也在農(nóng)歷初一、初二補辦了一場遲到的“年夜飯”。酒店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充分滿足消費者過年過節(jié)、親人團聚的愿望,為市民提供溫馨美味的年夜大餐。
拍一張全家福生活要有儀式感
一提起過年,總會讓人想到大掃除、貼春聯(lián)、買年貨等。隨著時代變遷,如今,過年拍一張全家福成為不少家庭的新標配,“咔嚓咔嚓”的快門聲中,溢出了濃濃的年味兒。
2月5日,市民朱女士一大家子以一種頗有儀式感的形式團聚在一塊兒,長幼有序的9口人要在照相館拍一張全家福。“在這里拍張全家福挺好的,孫子、孫女、外孫女過年了才回來,一家人拍張照很歡喜。”朱女士的公公說。
如今,智能手機早就普及,全家福家家都能自拍。來照相館是朱女士的愛人馬先生最先提議。夫妻倆去年有了二孩,讓家里添了不少歡聲笑語,今年春節(jié),他們希望通過全家福來記錄家庭新成員的到來。朱女士告訴記者,雖然現(xiàn)在手機拍照很方便,但畢竟拍攝水平有限,“要記錄幸福的2022年,拍一組全家福,紀念當下的幸福感,以后再拿出來看,就是最珍貴的回憶。”
大家庭全家福拍攝后,朱女士還拍攝了自己小家庭的全家福,把新春氣氛拉滿。“拍攝全家福既能記錄寶寶周歲,又能定格全家的幸福團聚瞬間,是留下美好回憶的最佳方式。”她說。
其實,此行還藏著朱女士更多心意,她說:“拍全家福慶生照,除了讓父母體會到這種儀式感外,還因為平常我們上班忙,孩子都是父母幫忙帶,所以也想借著拍全家福全家團聚的機會,感謝父母的辛苦付出。”
海馬體照相館近年來頗受年輕人歡迎。市民安小姐是這里的老顧客,從第一個寶寶出生開始,每年她都會來拍一張全家福。“因為孩子每年都在成長,每一年都會拍照并洗出來放在家里,標記上哪一年份,一年一年的,都是回憶。”伴隨著相機清脆的咔嚓聲,幸福定格,從此珍藏。
“這是我們家春節(jié)比較重要的一項儀式,照片放在家里比較有新年的感覺。”安小姐說,雖然去拍攝的路程比較遠,但是保留好、保留住最美好的瞬間,也挺值得的。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wǎng)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