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倪雪均 編輯 林嬋
近日,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村社組織“健康運行指數”公布,昆陽鎮躋身全市59個經濟重點鎮街前三名,而這,也是該鎮黨建引領“共享設·幸福里”建設的成效之一。
據了解,今年,昆陽“共享社·幸福里”建設重點推進對象共有10個,其中小區5個、居民社區2個、行政村3個。該鎮以搶抓黨建引領“共享社·幸福里”創建為契機,聚焦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統籌推進事務共辦、陣地共用、多元共治、資源共享,全面構建黨建引領下的居民生活共同體、基層治理新格局。眼下,越來越多的村社、小區持續打造、擦亮“共享社·幸福里”建設的金名片,讓群眾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
◤建章立制,助力小區建設◢
日前,緹香花園小區舉行垃圾分類盲區問題交流會、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現場學習推進會,組織小區物業的工作人員和業主代表開展垃圾分類業務培訓與現場觀摩學習。這是昆陽鎮以“共享社·幸福里”創建為契機,依托小區服務品牌,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昆陽鎮對全鎮的小區全面推行垃圾分類“紅黑榜”評選公示制度,取得良好成效,并每月組織小區業委會及物業組成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對每戶業主進行垃圾分類投放失誤登記,進行“紅黑榜”公開評比。在此基礎上,進行小區間的“紅黑榜”PK賽,對垃圾分類表現突出的小區進行表彰,對落后的小區進行督察,確保其整改到位!艾F如今,我每天出門,都會自覺把垃圾帶到樓下,扔到垃圾桶投放點!本熛慊▓@小區的業主說道。
同時,昆陽鎮積極織密組織體系,構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在去年成立23個小區黨支部的基礎上,該鎮繼續推進小區黨支部組建,排摸一批有時間、肯奉獻、能力強、威望高、口碑好的黨員,選優配強小區黨支部書記;落實干部“日辦夜訪”機制,發動黨員參與小區治理,謀劃實行黨員志愿服務活動預約制、積分制、打卡制,引導黨員在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等工作中發揮作用。
◤聚焦重點,提供暖心服務◢
隨著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居家減少外出,對小區內部功能化的要求逐步上升。近年來,昆陽鎮積極推進“共享社·幸福里”建設,實現老舊小區“顏值”“內涵”雙提升。
“我們將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整合閑置空間和各方資源,打造集兒童游樂、長者娛樂、圖書借閱、物品共享等功能于一體的黨群服務陣地!崩リ栨傁嚓P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少老舊小區聚焦困難戶、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家庭等重點對象,為他們提供個性化服務,并積極舉辦“鄰里節”,組織開展傳統節慶、健康義診等活動,營造共享幸福的濃厚氛圍!艾F在,我們在小區就可以健身、娛樂,非常方便!卑簿佣跇I主表示。
為切實解決住戶需求,昆陽鎮以“共享社·幸福里”創建為契機,推動全鎮各個小區創新黨建模式,關注全齡住戶群體,抓深做實黨建聯盟,運用“三個維度、六項抓手、零距離善治”的“360”黨建模式,全力激活“紅色細胞”,打造“睦鄰之家”。聚焦“老大難”問題,小區黨員、微網格員、樓棟長等人員積極參與“微改造”,有序推進燃氣改造、電動車充電樁設置、智慧門禁安裝、電梯加裝等工作,讓居民生活更便利。同時,強化線下線上“二維治理”,線下選優配強微網格員,推動“黨群連心·分組包戶”做細做實;線上打造專屬“百姓碼”,動態更新民情、精準反饋民意,實現民情管理“一網清”、網格治理“一鍵通”。
◤數字賦能,推動文旅發展◢
“我們這有溫州單向最長的卡丁車跑道”“我們有獨立平臺營地,可以燒烤、看星星……”走進昆陽鎮湖嶼村,一幅美麗、休閑、幸福的未來鄉村氣息撲面而來。
據悉,湖嶼村通過數字賦能,持續推進“共享社·幸福里”建設。以“湖嶼灣休閑慢生活”為主題,湖嶼村依托田園風光、古屋建筑、鄉土文化等優勢資源,精心布局風情街、湖嶼灣民宿、藝術農莊、湖嶼客廳等10余個特色景點,從規劃定位、基礎配套、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等方面統籌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美麗經濟、生態宜居、文化風貌、鄉村治理、幸福生活一體化建設。
今年以來,昆陽鎮不斷加強數字賦能,描繪智慧治理新場景。目前,該鎮依托“浙政釘”搭建“百姓碼”平臺,率先探索“數字門牌+百姓碼”模式,一戶一碼、一碼多用,推動服務端和治理端實時互通,實現“人-址-事”全關聯、民情管理在線閉環、服務治理統一入口!跋乱徊,我們將在現有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快速推廣‘數字門牌+百姓碼’,助力‘共享社·幸福里’建設。”昆陽鎮相關負責人說道。
同時,深化領域拓展,樹立共同富裕新樣板,大力推動“共享社·幸福里”建設從小區、社區向農村拓展,打造上林垟、湖嶼、鳴山等各具特色的“共享社·幸福里”建設示范點。如上林垟村聚焦“一老一小”,在“銀齡驛站”加裝廚房,打造中小學生農業研學基地。另外,科學劃分收入群體,分類幫扶、精準施策,全面推進“擴中提低”,加快實現共同富裕。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