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林子婧 編輯 周啟來
前不久,昆陽鎮湖嶼村里的哈林野奢農場正式開門試營業,每到周末這里就會迎來不少客人,就連工作日,也有不少游客前來。“項目是我們在2021年特意去外面引進來的,這里有溫州單向最長的卡丁車跑道,還有獨立平臺營地,可以燒烤、看星星,每逢假日,日均游客都有兩三千人次……”說起農場給村里帶來的變化,嚴忠岳立馬打開了話匣子。
湖嶼村共791戶村民,其中半數都在外務工,60歲以上老年人在村居多,村里勞動力少,曾因產業發展后勁不足、集體經濟指標排名在全鎮靠后,村集體經濟收入也不高,一年只有十幾萬元。為此,嚴忠岳召集村干部,邀請村里的鄉賢,一同出謀劃策,綜合村里的山地資源,最后談下了卡丁車基地項目。“從洽談到建設只用了3個月,總投資1500萬元,無論項目是否盈利,村集體每年保底有20萬元收入。”嚴忠岳介紹,從目前的客流量來分析,村集體收入一年可達七八十萬元,是前幾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七倍多。
來參觀和旅游的人多了,要處理的事就多了。比如公路不夠寬,不方便會車;停車位少了,游客停車難;舊農房不美觀,影響村容村貌……村干部們在前面引路,湖嶼村民緊跟其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莊正變得越來越整潔、漂亮。
自然優勢的合理利用,旅游資源的深度挖掘,讓湖嶼村人氣不斷上漲,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觀賞鄉村風光。村子富裕了,村民也嘗到了“蛋糕”的香甜。
今年50多歲的李阿蓮是湖嶼村村民,在哈林野奢農場負責打掃衛生。“以前我就是出去打工,除去路費,在外吃住花的錢,一年到頭真正到手也沒多少錢。”現在她在家門口就有工作,每天8小時,一個月工資有3000多元,這一份穩定的收入讓她很有滿足感。
像李阿蓮這樣的村民不在少數。該項目帶動了當地30多名村民就業,他們回到村里,從事不同業務,有保潔員、景區保安等。“看到了村里發展的希望。”他們自豪地說。
除了山地項目增加村集體收入,在湖嶼村村口的稻蝦共養項目讓村民錢包鼓了起來。依托這個“一田兩吃”的項目,湖嶼村探索形成了“看、玩、捉、吃”小龍蝦的“一蝦多吃”休閑農旅項目,通過將“一三”產業融合,形成一條助農增收的鄉村產業鏈,助推村里“未來生產”場景建設。“稻蝦共養項目一年租金就有近100萬元,直接分到村民手上。”嚴忠岳說,以前村民人均年收入為2萬余元,如今有四五萬元。
挖掘鄉村旅游資源稟賦、找準鄉村旅游發展定位、提升鄉村旅游發展質量、激發鄉村旅游輻射帶動,湖嶼村持續發力、下足功夫。以前村民外出打工,而如今,村民返鄉工作、干勁滿滿,用自己的力量助力村里走上振興路,讓全村嘗到共同富裕的甜頭。村民們的一個個滿意微笑,一句“家鄉發展了,我們富裕了”,也正是湖嶼村在共同富裕的試驗田上不斷前進奔跑的真實寫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