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倪雪均 編輯 林蟬
兒童友好,小而言之是家庭幸福,大而言之是城市未來。讓兒童成長得更好,讓城市更具溫度是全社會的心愿。近年來,昆陽鎮高度重視兒童友好城市創建工作,聚焦政策友好、服務友好、權利友好、空間友好、產業友好、環境友好“六大友好體系”,全力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為兒童提供可持續的生態和生活成長環境。
深化提升改造 拓展友好空間
在城市主題公園里快樂玩耍,在山清水秀的田野鄉村親近大自然,在“家門口”的圖書館徜徉知識海洋……近年來,昆陽鎮積極推動兒童友好元素在村辦公室、文化禮堂、街道小區、城市公園等公共空間的區域覆蓋,打造一批兒童友好型城區、鄉村、公園、研學實踐基(營)地等,助力兒童快樂成長。該鎮通過在城市公園中建設兒童游樂設施、城市書屋、圖書館、科技館等文化場所以及建設青少年主題公園,為兒童打造健康、便捷的文娛場所。
據了解,今年,昆陽鎮將啟動60個老舊小區改造,與文明創建相聯動,將適兒化改造納入小區服務功能提升選項,有機融入兒童友好元素,盤活資源,建設睦鄰之家、悅享書屋,開設“四點半”課堂;啟動青少年公園、閱讀公園、市民公園適兒化改造,打造全市首個鎮級平安體驗館,推進兒童友好公共空間提質擴面。
同時,昆陽鎮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持續深挖細分服務領域,創新社區兒童參與工作機制。該鎮充分結合轄區文化特色,深入開展“明眸皓齒”工程、寒暑假讀書夏令營、春泥舞臺、兒童之家月活動、家庭教育講堂等服務活動,為兒童成長發展提供適宜的條件、環境和服務,持續推動兒童成長與社區、社會發展的同頻共振。
“小朋友,看好車,不要跑!”“您好,請不要將車輛停放在此處,謝謝配合!”隨著昆陽二小的愛心“護學崗”正式啟動,來自平陽群英社工發展中心護學崗志愿者和熱心家長早早來到了各自的護學點,維護交通秩序,引導車輛定點停放,成了校門口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近年來,昆陽鎮在線上通過清朗上網行動為未成年人友好型網絡空間的構筑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在線下通過彩虹斑馬線、交通安全指引等在全鎮各中小學校門口打造兒童交通友好區域,守護兒童學生的出行安全。
打造昆陽品牌 發展友好產業
2018年8月,昆陽鎮上林垟村成立了兒童之家,并與昆陽六小、同心志愿者服務隊等以結對方式組成穩定的服務隊伍,積極開展科普講座、環保競賽、健康教育、心理講座等活動,確保兒童之家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此外,建立健全兒童檔案,開展黨員家庭與留守家庭結對服務,關注留守兒童身心健康。
“我們還在上林垟村打造兒童研學基地,以農耕文化為依托,開展農學教育,發展研學項目,走出一條特色兒童產業鏈,拓展家庭旅游、親子休閑等業態,為兒童提供在成長體驗產業方面的保障。”昆陽鎮婦聯主任呂麗月說。
7月8日至7月10日,在溫州科技館,縣兒童友好代表——浙江一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驚艷亮相2022兒童友好城市展示交流活動,以“兒童營養——食育”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一場食物與營養融合的展覽。現場,許多小朋友親身體驗,在工作人員和父母的幫助下,了解不同元素補給對于健康成長的重要性。這是昆陽鎮提煉特色品牌,發展友好產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昆陽鎮持續做好一鳴公司兒童奶制品和喬治白公司童裝產業壯大發展文章,推動品牌升級。同時,引進溫州文人瓷、蛋畫等非遺項目,打造鳴山非遺研學街區;搭建“教育+農業”戶外實踐平臺,結合金山慈善書院、農學大寨等基地,打造以農促學教育場景。
聚焦困難兒童 提供友好幫扶
為進一步推進婦建聯盟共建共享,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和兒童友好城市建設,5月28日下午,昆陽鎮婦建聯盟結對幫扶共慶“六一”系列活動在昆陽鎮城關社區安居二期小區“共享社·幸福里”舉行,為遠離父母、缺乏關愛的特困留守兒童送上節日慰問與關愛,促進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據了解,今年以來,昆陽鎮立足兒童關愛,保障友好權利,積極開展“暖冬關愛”等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慰問,加快城南兒童福利院、殘疾人康復家園建設,提升困境兒童關愛;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在城市公園、文化禮堂等公共場所融入兒童友好理念,邀請法律顧問開展兒童普法講座,強化司法保護。
同時,引入法院及法律工作者進駐“共享法庭”,推動司法資源與婦聯組織工作機制的有效銜接,實現信息互通、優勢互補、矛盾聯調,為全鎮兒童設立身邊的“微法庭”。
“我們通過黨建引領、社區聯動、資源整合,將兒童友好城市創建工作納入到社會發展的主要工作中,積極培育從事兒童服務的社會組織和兒童社會工作者,并聯合學校、鄉村與志愿者隊伍實現結對聯動、資源共享、活動共建,共同推進各類兒童友好活動落地落實。”呂麗月告訴記者。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