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記者 王曉紅 編輯 林錦屏) 11月7日,海西鎮一漁民在鰲江口頭嶼海域作業時,捕獲一條“怪魚”,交由縣農業農村局漁船和漁港服務小組。經專家確認,這條“怪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當即,執法人員組織放生。
記者在縣農業農村局漁船和漁港服務小組看到,該魚長約65厘米、重1.5公斤,身體背部呈青褐色,腹部為白色,兩側魚鰓較大,魚唇部有須。
“漁民剛剛捕獲時,船老大便喊船上人員共同鑒別‘怪魚’。大家表示從未見過,猜測極有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于是,船老大立即把船開回碼頭聯系了我們。”縣農業農村局漁船和漁港服務小組工作人員林天宣告訴記者,他們從漁民手上接過魚時,就發現這是條中華鱘,在請相關專家對其身體狀況進行檢測,確認體表沒有受傷,而且身體比較健康后,采取了換水、增氧等措施救助,并組織放生。
當天17時正值漲潮期間,執法人員帶著中華鱘來到下廠漁港碼頭,將其放生。
據了解,中華鱘是白堊紀殘留至今最為古老的現生魚類之一,現今僅在我國長江流域尚有分布,其他江河中均已絕跡,具有很高的科研、藥用和觀賞價值。這也是我縣首次發現中華鱘的身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