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記者 林子婧 編輯 宋淑瑩
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家庭關系影響、網絡環境影響、青春期生理變化等因素影響,心理健康問題低齡化傾向日益嚴重。我縣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工作力度雖不斷提高,但青少年的心理發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受到遺傳、家庭、學校、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那么,全社會該如何行動起來,關注這一時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呢?我建議要從三方面共同努力。
在預防方面,要提前預防、加強引導。針對家長、老師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提升教育主要實施者心理健康維護、培養的能力。同時,針對青少年啟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此外,學校應在專業指導下,建立心理衛生健康社團,培養校內心理健康宣教員,加強對學生引導性教育。
在診療方面,要定期篩查、及時治療。一方面,組織心理健康診療團隊進駐學校和社區,彈性制提供心理健康診療服務,定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篩查,發現學生出現相關情況應及時跟進診療;另一方面,建立綠色通道及便利的心理熱線,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學生心理疾病的不同時期進行及時有效的積極干預,完善并優化有助于人文關懷的精神健康系統。
在康復方面,要補齊短板、持續防治。我認為,不僅要強化學生定期復診意識,提高其治療依從性,防止病情反復,而且要建立“多方聯絡的隨訪機制”,組織醫院、社區定期對家長及學校隨訪,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例如,由社區、學校在心理健康診療團隊的指導下,建立各種社團并組織出院學生定期開展各種有益健康的團體活動,促進學生的社會功能健康發育及康復;組織家長建立互助協會,相互支持,共同進步,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努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