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記者 林子婧 編輯 林錦屏)橋上的車輛川流不息,橋下運動的市民大汗淋漓……這樣一幅奇特但又毫無違和感的城市畫卷,在海西鎮仙口村的一處高速立交橋下鋪陳開來。
近日,記者來到現場,看到家住附近的海西鎮仙口村村民楊素云正和她的同伴們在這里舞著彩帶,鍛煉身體。她說,自從這塊閑置空地被改造成兼具運動場與停車場功能的休閑場地,大家親切地把這類場地稱為“橋下空間”,自己就經常和周邊的居民一起來這里鍛煉。
楊素云每天打卡的這個“橋下空間”面積達500平方米,是一個綿延數百米的“運動長廊”,橋下兩側分別修建了不同類型的運動場地。傍晚,天色漸暗,各個運動場上的照明燈開啟,點亮城市空間。這時,整個“口袋”運動場也迎來人氣最旺的時候,每個片區都“激戰正酣”;籃球場區,運球、上籃、防守,籃球與地面的碰撞、摩擦,形成一曲節奏感十足的“運動交響樂”;足球場內,孩子們嬉戲跑跳,歡聲笑語;在休閑空地,市民們也沒閑著,隨著歡快的音樂腳下邁開了舞步。
在這樣一個運動氛圍濃烈的地方,每個人群都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和鍛煉方式,揮灑汗水,怡然自得。
“橋下空間”一直是安全管理的“盲區”之一。記者從海西鎮獲悉,近段時間以來,該鎮充分盤活“橋下空間”,加快推進嵌入式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積極打造15分鐘便民健身圈,掀起全民健身迎亞運的熱潮。
此外,為全面提升路域整體形象,推動“橋下空間”常態化管理,海西鎮還投入了55余人次,挖機、鏟車等各類機械6臺,共發現問題28處,其中亂堆亂放20處、僵尸車3處、違法修建建筑物5處,累計清理公路兩側堆積物、垃圾亂堆亂放9余噸。
“‘橋下空間’最好的治理方式不只是清理,而是將它利用起來,把‘邊角’變成‘金邊’‘銀角’。”海西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從群眾“需求度、參與度、滿意度”出發,充分盤活“橋下空間”,使之成為周邊居民的休閑健身地,真正實現“亞運精彩、你我共享”的美好愿景。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