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記者 金珍杰 實習記者 楊洋洋 編輯 周啟來)“上林垟緣何能扛起糧食安全重擔,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上林垟村的干部群眾如何續寫”千萬工程“新篇章”?5月31日,在昆陽鎮上林垟“石塘糧倉·萬畝田園”的田間,60多名來自黨校29期中青班的學員們正共商共富“糧”策,以“現場教學”的模式來體悟黨建引領共同富裕的典型做法。
上林垟現場教學點采用“參觀講解+專題教學”模式,開設《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共同富裕的實踐》等課程,將歷史資源轉化為教育培訓資源,全面介紹上林垟村以糧食生產助推共同富裕的典范形象,增強了黨性教育的開放性、真實性、體驗性、參與性,為教學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
把課堂設在田間地頭,在稻花香里尋跡溯源,以最真實、最直觀的感受來領悟黨課的精髓,這是我縣重點打造上林垟現場教學點的初衷。
緣何上林垟值得成為現場教學點?正是因為上林垟村不負所托,秉承著“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深刻理念,扛起了糧食安全重任,在希望的田野上繪出共富新畫卷。聯合周邊8個村共建“紅色種糧聯盟”,打造1.4萬畝“石塘糧倉·萬畝田園”,定期邀請省市專家現場指導,為農戶免費提供技術支持,提升水稻種植機械化、智能化,年產量達到1.2萬噸……上林垟以黨建引領走出了一條種糧共富路。不僅如此,上林垟大力發展金山農耕園、菜籽油加工坊、谷院里農家樂等項目,從單一的糧食生產基地,升級為現代農業綜合體,構建起宜居、宜業、宜游的社會主義美麗新農村形象。
“種好糧、多種糧。”這句話深深地印刻在了種糧大戶伍思樹心中。伍思樹18年如一日投身糧食生產,種糧面積從原先的200畝擴大到現在的2000畝。在伍思樹的新科農場,播種機、無人機、收割機、烘干機,各類現代化農業機械設備一應俱全,從育種到收割,每個環節都已實現機械化,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
正如伍思樹心中感悟深刻一般,上林垟村的干部群眾并沒有止步于種糧,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他們還走上了農旅融合發展的道路,之前引進金山農耕園項目,如今正在打造百草園農耕文化研學基地,除此之外還將村莊打造成為省3A級旅游景區村。
身臨其境去感受上林垟這個真實且鮮活的共富案例,更能讓中青班學員們深刻地領悟黨課的精神。“在田間地頭,聆聽一個個粘泥土、卷褲腳的故事,也親眼看見村莊變漂亮了,游客多了,設施完善了,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探討這些‘真實可感’的案例,確實能讓我們的學習感悟更加深刻。”來自縣融媒體中心綜藝活動部主任徐鈺說。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