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園不僅是知識的海洋,同時也是傳承文明的搖籃。
漫步在平陽縣各大校園內,能近距離感受到整潔優美的環境、濃厚的文化氛圍、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及朝氣蓬勃的學生和誨人不倦的教師……近年來,平陽縣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六個好”文明校園創建標準,積極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各項工作內容,著力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知禮向善,將文明之花播撒到更多的地方。
截至目前,平陽創建省級文明校園3所,市級文明校園20所,縣級文明校園39所。
立德樹人,讓文明校園創建潤物細無聲
日前,在平陽昆陽鎮鳳湖公園舉行的“童心向黨”活動中,30名2023年度平陽縣“新時代好少年”接受表彰。接過榮譽證書,被評上省新時代好少年的劉杰表示,將會以此為起點,珍惜時光,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為家鄉發展建設多作貢獻。同時也鼓勵學弟學妹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努力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
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等先進典型選樹宣傳活動,是平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抓手。據悉,近年來,平陽各校牢牢抓住學生這一工作重心,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積極向上的力量激勵學生,促使學生在活動中自醒自育,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填滿校園的不再只是瑯瑯的讀書聲,還有濃厚的文明之風。在昆陽鎮第三中學,隨機挑選一名學生基本上都能流利地背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濃厚氛圍得益于良好校園環境。該校通過利用教學樓墻壁、餐廳墻壁等載體,設計主題廊道文化、張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努力讓校園每面墻壁會“說話”,無聲之間在未成年人的心里埋下向上向善的種子;昆陽鎮第一小學則是立足常規,促進未成年人文明養成。每學年堅持開展文明規范月活動,開展“微笑問好”“安靜傾聽”“右行禮讓”等行為規范活動,讓孩子們知禮向善。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今,越來越多的校園主題文化活動正在平陽不斷上演,豐富著眾多學校師生的生活,真正讓“文明之花”根植于未成年人的內心。
獨立特色,為文明校園創建發揮效應
文明在走進校園的同時,也在不斷融入學校教育之中。
以昆陽鎮第一小學為例,該校各項德育活動圍繞“樂”文化陣地建設展開,深入推進文明品牌創建,先后開設《歡樂的木偶》《快樂排球》《童樂校園劇》《成長樂園》等一批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精品德育課程。其中,《歡樂的木偶》還入選浙江省精品課程。
據了解,平陽縣實驗中學地處千年學宮舊址,人文底蘊深厚。基于此,平陽縣實驗中學在相關課程規劃中,提出“讓學宮文化浸潤生命的成長”的課程理念,和在孔子“六藝”基礎上提出的“禮”“美”“博”“智”“體”“群”的“新六藝”課程,并明確社團活動課程化、完善課程體系、打造特色課程的“三步走”實施規劃。該課程規劃在當年被評為溫州市義務教育優秀學校課程規劃。
“文明始于心,創建在于行。”平陽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該縣各校根據未成年人的成長規律和身心特點,不斷創新載體、豐富內容,將文明校園創建與傳統特色文化、日常生活等有機融合,將“學校”轉化為“舞臺”,將“道理”轉化為“故事”,讓廣大未成年人在學習實踐中增長智慧,在快樂中提升品位,為文明校園注入靈魂和血脈。
多方參與,為文明校園創建增添活力
近年來,在推動文明校園創建過程中,平陽各校注重整合各方資源,凝聚工作合力,形成了“校校有項目、班班有活動、師生齊參與、家長共助力”的生動局面。
學生作為文明校園創建的中堅力量,積極參與“學雷鋒志愿服務”等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實現“在學習中參與,在參與中學習”的良好局面;教師作為文明校園創建的關鍵力量,各校高度重視教育隊伍建設,積極組織開展師德師風提升專項行動,從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學術道德、廉潔從教、生活作風等方面,明確具體師德負面行為清單,劃清日常工作和行為底線;家長作為文明校園創建的補充力量,通過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分享會等,發揮家長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平陽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文明校園的創建絕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為功、常抓不懈。要在細處著手、在實處發力,把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延伸到每一位師生員工,切實推動師生文明素養、校園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讓每一位參與者都成為受益者。下步,將分步實施,逐步推進,實現創建率和創成率兩個百分百。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