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尹曉華
春雨潤如酥。她飄在山川河流上,暈起一縷縷青煙,似是懸浮的詩句,讓人沉醉;她飄在青磚黛瓦上,滴落一串串寒晶,恍若委婉的小令,讓人思緒縹緲。
放眼遠眺,高山在春雨里朦朦朧朧,像是仙子披著輕紗,讓人放任情懷,千思百想。叢林、田野、房舍、天空,在如詩般的春雨中滴著翠、流著玉。淺淺鵝黃點綴著新柳,灼灼桃花映紅了人臉。蒹葭應春而長,遇雨便肆意蔓延。草木終究經不起春雨的撩撥,紛紛隨風搖曳,恣意蔥蘢。
比起夏雨的孟浪、秋雨的蕭瑟、冬雨的冰冷,春雨更多了幾許溫暖、幾許纏綿、幾許詩情畫意、幾許婉轉柔腸。我著一襲青衫,撐一把竹傘,踏過古城小巷,穿過小橋流水,細細傾聽春雨之聲,耳畔傳來一句“梨花千點白,春雨幾聲寒”。我倒不覺得冷,反而覺得詩里的“寒”字有些許暖意。
春雨,溫潤了大地,催生了萬物;春雨還牽動了騷客,斑斕了詩行。在春雨梳理后,那斑斕的花雨在風中顯得格外婀娜多姿。花雨能給春天增添許多嫵媚,能給才子佳人增添許多浪漫。春天所有的美,幾乎都是春雨潤的色。“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讓人沾染清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讓人平添感嘆;“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讓人招惹相思。
古樓前飄著的絲絲細雨像是萬千寒晶串起的珠簾,自天際垂下,飄飄搖搖。雨簾互相交織碰撞,揚起細碎碎的雨花,漫無邊際地飄散。“屋檐灑雨滴,炊煙裊裊起,蹉跎輾轉宛然的你在哪里……”我仿佛看到閨中女子在淺淺吟唱。那一簾簾的澹澹煙雨,便是香閨之中的一縷縷情絲,每一簾都是那么婉約柔美,每一簾都是那么厚誼深情。檐雨叮咚,聲如環佩,又若瑤琴。輕輕地滴落在石臺玉階,又匯成小溪,流入池塘。她們像是沾染了柔情的墨色,蕩起了一池春水,泛起了一池春愁。
小村里,故人住新居,大道添車馬,春雨里彌漫著喜氣。綿綿細雨親吻著新居車馬,親吻著鄉親們的臉龐。人們顯得那樣甜蜜,那樣幸福。他們聊著心愿,織著藍圖,所有心事都在春雨里寫著、記著。如詩如畫的小鄉村,在錦絲般的春雨里,是那樣的和諧,那樣的安然!
山村外,絲雨霏霏,霧靄裊裊。稻田上,竹籬下,風景美如畫。地頭上的農夫披著雨衣,侍弄著田壟菜畦,疏理著春計,籌劃著美好。走在壟溝之間,農夫與我頷首問好,表情極是憨厚真摯。我的眼前是一幅“林間遇磐石,小憇看春耕”的畫面,雨絲劃過嘴角,竟然是絲絲的甜。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雨無言,兀自多情,落下春意,種下期許。
是夜,春雨細細,滴答階前。聽雨而小酌,枕雨而酣眠,夢里盡是花團錦簇、清雅恬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