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3120190031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任澤健 編輯 王秀華
記憶中那些關于書的碎片,讓我想起明代于謙的詩句,“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我的老家是一個離縣城50里的小村。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一個溫飽還沒保證的年月,不知不覺中,我對書產生了極度的渴望。
一個冬天的晚上,我在村里一位教師家里看到一本《紅樓夢》,便哀求著借閱。回到家后,我偷偷地看,半懂不懂地看,遇到不認識的字句就跳過去。第二天放學回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床頭找那本書。書不見了,我急忙問了父母,才知道書被本村小隊長拿走了。小隊長也是愛看書的人,而且他堅持那是他家的書。父母親礙于情面,又怕干部,沒有拒絕。那個晚上,我在小隊長家里待到很晚。天氣很冷,外邊很黑。因為自己的膽怯,書還是沒有要回來。借了書不能還,這成了橫在我面前的一道“坎”,至今邁不過去。那時,我心里的委屈、無奈無處述說。
我小學、初中都是在鄉村學校就讀的。也許因為我好學,老師們很看重,推薦我到鎮上參加比賽。記得那是一個春天的傍晚,我們三五個同學步行回家。我脫口而出:“邊走邊聊,不覺已是暮色蒼茫。”同學們紛紛稱贊我的文采。不久,比賽的結果出來了,我是我們學校唯一一個獲得二等獎的。獎品是一個色彩鮮艷的搪瓷盆,上面寫著紅色的字,“新華書店頒獎1980.5”。我第一次與獎結緣,雖沒有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書,但還是興奮了很久。
讀初中后,我對書的渴望越來越強烈。那時,二哥已經讀高中,而且還當上了班長、學生會干部。每周回家與二哥的交流,既滿足了我對外邊世界的好奇,又為我打開了一扇小小的窗口。二哥常常給我帶回各種書籍,特別是暑假,一次帶回一捆書(我至今記得那本精致的《世界地圖冊》)。那些書,一部分是二哥從學校圖書館借的,一部分是他省吃儉用買來的。漸漸地,隨著看的書越來越多,買書成了我的強烈愿望,成了我不敢示人的心事。
初中畢業考后,等錄取通知的那段時間里,我跟著家人第一次進城,到人民醫院驗光配眼鏡。城里的車水馬龍讓我目不暇接。從人民醫院出來,七拐八拐,我找到了新華書店。抬頭看,“新華書店”幾個字真是氣派。走進新華書店后,我還是被震驚了——高高的柜臺后面,一排排書整齊地擺放著。我極力踮腳,往里面看。陽光透過玻璃窗打在書上,熠熠生輝。最后,我選了《聊齋志異》(上下兩冊),價格大概是2元。付了錢,工作人員還認真地為我蓋了書戳。這是我第一次自己花錢買到的課外書。在這之前,我的同學澤東花了十多元買過一套北京海淀區編寫的數理化課外書,他因此成了學校的明星。
上大學后,我可以閱讀的書很多。我那時最愛看的是文史哲美學之類的書刊。已經工作的二哥資助我報名參加了中國散文詩創作班函授學習。寫作,成了我的最大愛好。因為我愛好文學,在報刊上發表過小說、散文詩等,老師有時也愿意把他們的書借給我看。在學校舉辦的一次征文比賽中,我獲了獎。記得頒獎是在教學樓前進行的,我們席地而坐。我的獎品是十幾本書,其中一套唐弢主編的文學史我很喜歡。如今這套書還放在老家的書柜里,雖然積滿灰塵,我早已不再閱讀,但關于它的來歷我記憶猶新。
閱讀,早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購書、藏書、寫作,我樂此不疲。
我家離書店很近,我時常在晚上散步時轉到書店,翻翻書,聞聞書香,遇到喜歡的就買幾本。朋友們知道我愛看書,常常讓我推薦書目。我會把最新、最值得讀的書推薦給他們,有時也會買來相贈。
隨著微信的普及,我建起了閱讀群,朋友們線上分享,線下交流。我的小書屋成了朋友聚會的地方。有書相伴,心里踏實。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