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240004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記者 張煒/文 林鑫/攝 編輯 金毅剛)3月20日,縣委書記孟曉斌前往昆陽、麻步等地,調研“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軸“大上林垟”片區組團發展與春耕備耕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扭住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這一核心任務,建強“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軸,以點帶面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城鄉融合發展,做實“強城”“興村”“融合”三篇文章,為平陽提升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在麻步鎮,孟曉斌首先前往溫州科蕊蔬菜專業合作社,實地察看糧菜輪作和大棚番茄自動化栽培基地,了解現代農業產業帶動農民增收情況。他指出,現代農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要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推廣先進種植技術和設備,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通過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農民真正從產業發展中受益。
隨后,孟曉斌來到平陽縣金土地農業專業合作社,察看水稻育秧準備,了解早稻春耕備耕情況。他強調,春耕備耕是全年農業生產的基礎和關鍵,關乎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屬地鄉鎮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強化服務意識,加強農資供應保障,確保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及時足額供應到農戶手中。要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幫助農民解決春耕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確保早稻播種面積穩定,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在昆陽鎮官岙邸村,孟曉斌走訪農資儲備倉庫,了解“通過農業幫扶共富項目實現富民興村”的新發展模式。他強調,農業幫扶共富項目是促進農村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要充分發揮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整合各方資源,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讓更多的農民參與到項目中來,共享發展成果。
在鳴山村,孟曉斌邊走邊看,沿路聽取關于引鳳鑄魂項目情況介紹。他強調,文化是鄉村的靈魂,引鳳鑄魂項目對于傳承和弘揚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鄉村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要深入挖掘鳴山村的歷史文化底蘊,結合鄉村旅游發展,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體驗。要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為項目的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讓鄉村文化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隨后,孟曉斌前往上林垟村,沿途了解塘河沿線項目謀劃工作,查看昆陽西北片萬畝糧倉、各村莊風貌,了解上林垟村“兩委”班子建設和筑巢引鳳等項目建設情況。他強調,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科學合理謀劃塘河沿線項目,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充分利用塘河沿線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大力發展休閑旅游、生態農業等產業,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要積極探索“大上林垟”片區組團發展模式,選優配強聯建村“頭雁”隊伍,進一步順暢“塘河糧倉·五彩鄉村”黨建聯建運行機制,全力構建鄉村和美、產業興旺、農民增收的發展新格局;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明確功能定位,優化空間布局,吸引更多優質項目和企業落戶,打造集現代農業、生態旅游、休閑康養等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示范區,為片區發展注入新活力。
調研中,孟曉斌強調,“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軸建設是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的主要通道、縮小“三大差距”的重要載體。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制定差異化的發展策略。要注重產業融合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同時,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縣領導邱忠瑜、洪志亮、楊啟杰參加調研。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