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240004 平陽新聞網 版權所有 中共平陽縣委宣傳部 主管 平陽縣融媒體中心(縣廣播電視臺) 主辦 浙ICP備13002923號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平陽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18 www.cfj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訊(記者 張煒/文 林鑫/攝 編輯 陸孝錦)5月24日,縣委書記孟曉斌前往昆陽、萬全、騰蛟等地,調研文物和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他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把古樹名木保護好,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文化責任感,精心呵護文物與古樹名木,守護好我們珍貴的歷史文化根脈,為推動平陽提升發展注入強大的文化動力。
在昆陽鎮蒙垟村、萬全鎮和平村,孟曉斌察看了國家一級古樹羅漢松和全市“十大古樹名木”夫妻榕保護情況,詢問古樹日常養護中的難點與重點,詳細了解其生長環境、病蟲害防治措施等情況。他指出,古樹名木是大自然和先輩留下的寶貴財富,承載著一方水土的記憶,屬地鄉鎮和相關部門務必建立精細化的養護制度,定期組織專業人員巡查,根據古樹生長需求精準施策,確保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要充分考慮古樹周邊生態系統的平衡,防止過度開發破壞古樹生長環境,合理設置保護標識和圍欄,在不影響觀賞的前提下,為古樹營造安全穩定的生長空間;要建立健全古樹名木保護長效機制,及時掌握古樹生長動態,對出現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處理,確保古樹名木健康生長。
在騰蛟鎮塘溪村、平棋村,孟曉斌察看了省級文保單位忠訓廟、鳳山遺址保護情況,詳細了解忠訓廟古戲臺的修繕維護以及日常管理,鳳山新石器晚期至商周遺址的分布面積、出土文物種類及文化堆積層等情況。他強調,忠訓廟不僅是建筑藝術的瑰寶,更是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要加大對古建筑修繕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做好防火、防潮、防蟲等保護工作;要加強對遺址的科學保護,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全方位監測,做好遺址周邊環境整治,同時與考古機構合作,深入挖掘遺址的文化內涵,讓古老文明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調研中,孟曉斌強調,各鄉鎮、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將保護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強化責任落實,形成工作合力。要不斷完善保護制度,培養專業人才隊伍,提升保護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要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宣傳文物和古樹名木保護的重要意義,增強全民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的濃厚氛圍,讓歷史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縣領導李陽陽、王奔參加調研。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新平陽報”、“平陽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平陽新聞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